烏雞苗怎么養(yǎng)
1、育雛溫度、濕度。烏骨雞體型小,對溫度要求比較高,1-4日齡應(yīng)在36-37℃,5-8日齡34-35℃,以后每周降2℃,5周齡后保持在23-25℃。在保持室溫的同時,注意通風(fēng)換氣,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避免呼吸道病的發(fā)生。育雛室內(nèi)相對濕度為第1周65%左右,以后55%左右,以人感到濕熱合適、不干燥為宜。如果濕度低,應(yīng)用噴霧器噴水;濕度高時應(yīng)加強通風(fēng)和升溫。
2、及時飲水、開料。雛雞進舍后休息1-2小時及時飲溫開水,溫度20℃左右為宜,1升水中加葡萄糖50克,補液鹽1克,然后再飲用0.01%的高錳酸鉀水1次。飲足水后即可開食喂料,6-7次每天。開食先用半熟碎米再用小雞料。喂食量以20分鐘左右吃完為宜。2-4周齡后改為飼槽喂料,喂料采取少喂勤添,喂八成飽為原則,第1周每天喂6-7次,1周后5-6次,隨光照時間縮短,逐漸減少喂料次數(shù)。可自己配雛雞飼料,配方是:玉米55%、高粱5%、麥麩4%、大麥5%、魚粉9%、豆粕16%、槐葉粉3%、骨粉2.5%、食鹽0.37%、多種維生素0.05%、蛋氨酸0.08%。3、飼養(yǎng)密度、合理光照。密度過大,雛烏骨雞采食飲水不均勻,發(fā)育不整齊。1-14日齡為每平方米50只,15-20日齡每平方米30只,21-24日齡為每平方米20只左右。隨時觀察雛雞飲水、采食,及時調(diào)整密度和飲水器、料盤的大小。7日齡內(nèi)光照以每天20-24小時為宜,7日齡后每周減少光照2小時,直至光照時間為13小時。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4瓦,15日齡后改為每平方米1-2瓦。
烏雞飼料參考配方
1、配方一:黃玉米55%、小麥粉4%、谷粉3%、麩皮2.2%、豆粕27%、魚粉6%、骨粉1%、貝殼粉1%、食鹽0.3%、添加劑0.5%。
2、配方二:黃玉米50%、小麥粉8%、谷粉6%、麩皮6%、豆粕22%、魚粉5%、骨粉1%、貝殼粉1.2%、食鹽0.3%、添加劑0.5%。
3、配方三:黃玉米52%、小麥粉6%、谷粉6%、麩皮9%、豆粕18%、魚粉5%、骨粉1.2%、貝殼粉2%、食鹽0.3%、添加劑0.5%。
4、配方四:黃玉米46%、小麥粉6%、谷粉13%、麩皮10%、豆粕12%、魚粉5%、骨粉1.7%、貝殼粉1.5%、草粉4%、食鹽0.3%、添加劑0.5%。
養(yǎng)殖場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1.注意通風(fēng),勤快更換墊圈,合理通風(fēng)通風(fēng),能促進心肺系統(tǒng)的發(fā)展。小心更換墊料,以確保雞舍清潔衛(wèi)生;一般10天更換墊片一次,被水弄濕的墊片立即更換。
2.在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做好經(jīng)常在雞舍及周邊防疫措施,每周堅持使用劑對雞舍及周邊活動進行雞肉。
3.注意生物注意檢查雞舍是否有老鼠洞,及時堵住雞舍的老鼠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貓、狗、鼠、鳥對雞的危害,減少疾病的傳播。
烏雞崽喂什么飼料好?
喂給配合飼料。開食的初期(3日齡內(nèi)),喂給開水浸泡過的碎米、芝麻或小米。每百只雛雞日補喂3~5個熟雞蛋,把飼料撒在塑料布上,讓雞自由采食。第5日起,可用炒過的碎米,加上小雞配合飼料飼喂.
其飼料配方是:高梁5.0%、魚粉10.0%、玉米54.13%、大麥5.0%、豆餅16.0%、麩皮4.0%、葉粉3.0%、骨粉2.5%及食鹽0.37%。飼料中粗蛋白質(zhì)要求達(dá)到20.8%、代謝能達(dá)到12.12兆焦/千克、鈣1.3%、磷0.8%。將飼料放在條狀食槽內(nèi)干喂。從第7天始,可在飼料中加入15%左右的青飼料。如使用的是市售全價飼料,青飼料可少加或不加。1周后,可在飼料中加3-5克細(xì)沙,或用盤另盛,讓雛雞自由采食,以增強消化機能。
烏骨雞3周齡內(nèi),每天喂6-8次,即早上6:00、晚上10:00各喂1次,每次30分鐘,然后拿走食槽。這樣,可減少飼料的浪費和污染。3周齡后,每天飼喂4-6次。
烏骨雞的飼養(yǎng),不論喂哪一種飼料,都必須達(dá)到營養(yǎng)標(biāo)準(zhǔn),合理的營養(yǎng)是提高烏骨雞生產(chǎn)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育雛期內(nèi)的飼料,粗蛋白為19%,粗纖維小于6%,鈣為0.8%至1.3%,磷為0.6%,氯化鈉為0.3%水分小于14%。育成期內(nèi)的飼料要求粗蛋白為17%,粗纖維小于6%,鈣為0.7%至1.2%磷為0.55%,氯化鈉為0.3%;水分小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