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輸水中加放水葫蘆,以助于龍蝦抱著水草,減少下沉缺氧而死亡。運輸途中,如發(fā)現龍蝦在水中不停亂竄,有時浮在水面發(fā)呆,不斷呼出小氣泡,表明容器中的水質已變壞,應立即更換新水。
開始每隔30分鐘換1次,連續(xù)換水2~3次,待污物基本排掉,再每隔4~5小時更換新水1次,換水時,先選擇與原蝦池中水質相近的水,盡量不要選用泉水、污染的小溝渠水、井水或與原來溫差較大的水。
裝運時,在容器的底部鋪墊一層較為濕潤的水草,以防蝦體被摩擦損傷。而且每個容器所裝的龍蝦數量不宜太多,以防蝦多而被壓死、悶死。同時,在使用木桶、木箱裝運時,在四周的蓋上多打幾個洞,以便于交換空氣,還要在容器蓋上放些水草。運輸途中,每隔3~4小時,用清潔水噴淋一次,以確保蝦體具有一定的濕潤性。嚴夏季節(jié)運輸還要注意降溫,一般在容器蓋水草上放些冰塊效果較好。
所謂帶水運輸,就是在運輸容器中裝水運輸,一般采用帆布簍、木桶、水缸、帆布袋和尼龍袋為裝運容器。采用帶水運輸成活率高,一般5小時車程以內成活率可達 95%左右,較適宜長途運輸。其方法是先將水裝入容器內,浸泡2~3小時后,再把龍蝦輕輕地順著容器壁放入,放養(yǎng)密度要適量。
運輸途中,如發(fā)現龍蝦在水中不停亂竄,有時浮在水面發(fā)呆,不斷呼出小氣泡,表明容器中的水質已變壞,應立即更換新水。開始每半小時換一次,連續(xù)換水2~3次,待污物基本排掉再每隔 4—5小時更換新水一次。換水時,選擇與原蝦池中水質相近的水,盡量不要選用泉水、污染的小溝渠水、井水或與原來溫差較大的水。如果運程超過1天,每隔4~5小時翻動蝦一次,將長時間沉人容器底部的龍蝦翻到上層,防止缺氧致死。為了確保運輸成功,開始時或24小時后,可在容器中加放青霉素,以防損傷感染,一般5升水體按1萬單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