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地上鋼筋混凝土是很常見的,有時候被稱之為鋼筋 砼,這是指得在混凝土里面加入了鋼筋、 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那么,切割鋼筋混凝土的都有哪些方法呢?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不會由環(huán)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 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 提供的堿性環(huán)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于中性與酸性環(huán)境下更不易腐蝕。
鋼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從占構件截面面積的1%至 6%多見于柱不等。鋼筋的截面為圓型。在美國從0.25至1英尺,每級1/8英尺遞增在歐洲從8至30毫米,每級2毫米遞增在中國大陸從3至40毫米,共分為19等。在美國,根據鋼筋中含碳量,分成40鋼與兩種。后者含碳量更高,且強度和剛度較高,但難于彎曲。在腐蝕環(huán)境中,電鍍、外涂環(huán)氧樹脂、和不銹鋼材質的鋼筋亦有使用。
一、金剛石鏈式切割:金剛石鏈式切割設備也是由液壓泵、金剛石切割鋸、機頭及傳動裝置等部分組成。通過變換傳動定位滑輪的組合安裝,來適應各種不同環(huán)境的切割施工,靈活性大,使用于不規(guī)則造型混凝土結構、大面積混凝土結構、橋梁拆除等。
二、碟式切割:金剛石碟式切割設備由液壓泵、金剛石鋸片、切割機頭、傳動裝置等鋸片組成,切割時可進行水平、豎直等方向進行施工,切割后混凝土表面憑證、垂直。厚度可切達500-600m
對新植入的鋼筋在結構膠初凝之前, 不能有擾動,否則出現(xiàn)鋼筋位置不準確。
特別注意在施工過程中嚴禁使用水鉆成孔:
1)易切斷基材鋼筋; 2)水鉆成孔內壁光滑, 有水影響膠與混凝土的結合力, 會影響使用。另外在植筋鉆孔過程中, 經常會遇到鋼筋,
或在鉆孔施工時, 鉆孔不能保證水平或豎直, 經常會出現(xiàn)斜植筋現(xiàn)象。還有一種情況是基材薄而無法滿足植筋深度要求時, 設計者不建議打透眼,
因為一方面透眼成孔的成功率較低, 另一方面植筋膠不容易灌,孔內膠達不到飽和程度而產生孔隙削弱基材的強度。
在實際植筋過程中, 可能不能保證植筋孔水平或豎直, 或者當混凝土基材比較薄時,可以采取斜植筋。雖然斜植筋可以減少植筋的深度, 但在拐角處, 混凝土可能會出現(xiàn)應力集中現(xiàn)象, 拐角處會發(fā)生破壞。所以在施工鉆孔中盡量保證鉆孔水平。如需斜植筋其夾角不能太大。
植筋
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宜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并將結構膠涂于鋼筋錨固端(宜2-3),然后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
4.7 養(yǎng)護
植筋施工完畢后注意保護,24小時之內嚴禁有任何擾動,以保證結構膠的正常固化。
4.8檢測試驗
在植筋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xiàn)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制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結構相同強調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后,進行拉拔試驗。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時,鋼筋出現(xiàn)頸縮現(xiàn)象,繼而拉斷,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植筋后進行非破損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工作狀態(tài)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shù)量是植筋總數(shù)的10%。檢測中,測力計施加的力要小于鋼筋的屈服強度,大于設計部門提供的植筋設計錨固力值。公式為:FM4.9 綁鋼筋澆筑混凝土
鋼筋植筋技術就是在原有混凝土結構上鉆孔,注入結構膠,將鋼筋插入鉆孔內,通過結構膠的粘接錨固力使混凝土孔壁和鋼筋外表面形成牢固的粘接錨固力,依靠粘接錨固力抵抗鋼筋的外拔力和剪切力,達到新舊構件連接目的的一種加固方法。
2 植筋的施工流程
彈線定位→鉆孔→洗孔→鋼筋處理→注膠→植筋→固化養(yǎng)護→抗拔試驗→綁鋼筋澆筑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