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電子裝聯(lián)設備本身用途不同分類:
(1)生產(chǎn)工序用設備:
它是執(zhí)行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序流程中某一工藝內(nèi)容的專用設備。如焊接、膠接、螺紋連接、插接,繞接,鉚接,壓接等,其中焊接是主要的工藝,其對應的設備有波峰焊接機,回流焊接機、選擇性波峰焊接機,脈沖熱壓焊接機,激光焊錫機等等。
(2)檢測類設備:
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工藝過程質量監(jiān)控,如:ICT、FCT、AOI、X-RAY等
(3)返修類設備:
對生產(chǎn)線中不良品的返修,如各種類型的CGA、 BGA、QFN等芯片的返修工作臺,上錫、除錫設備等。
(4)裝配類設備(或生產(chǎn)線)
對電子產(chǎn)品的自動化裝配:如各種SMT周邊設備,自動上料機,各種非標組裝設備,柔性生產(chǎn)線等。
互連型式電子設備的互連有分立導線互連、線纜互連、印制導體互連、厚膜導體互連、薄膜導體互連等幾種型式。
早期電子設備的組裝采用分立導線互連?,F(xiàn)代,分立導線互連僅用于高電壓、大電流及芯片載體(基板)內(nèi)引線互連和其他特殊場合。
用線扎、電纜、扁平電纜、同軸電纜和撓性印制電纜等進行互連,主要用于分機、機柜或印制板之間的互連,以及高電壓、大電流、高頻率或需拆卸連接的場合。
用印制線路板技術進行單面、雙面和多層布線互連。這種連接方法的互連密度高,一致性好,生產(chǎn)率高。其體積、重量比前兩種小得多。這是現(xiàn)代電子設備使用得多的一種互連方法。
用厚膜技術進行單層或多層布線互連。其組裝互連密度和可靠性比印制板高,體積、重量更小,高頻性能更好(見微電子組裝)。
用薄膜技術進行單層或多層布線互連,其組裝互連密度。集成電路和薄膜混合電路均采用這種連接方法,它適用于小面積基板的互連。80年代初,超大規(guī)模和超高速集成電路的線寬和間隔已達1~1.25微米。
連接型式電子設備中元件、器件和機電元件的連接主要包括經(jīng)常開合和可拆連接、機械壓力連接、焊接、鍵合等型式。
經(jīng)常開合連接如繼電器、開關的接點。可拆連接屬于持續(xù)連接,但又是便于拆裝的連接,如各種連接器。
用熱壓焊、超聲焊、熱超聲焊和金絲球焊等方法,使被連接的金屬表面在溫度(遠低于熔化溫度)、壓力或超聲振動能的作用下,彼此緊靠,使界面分子間相互擴散和吸引,從而形成牢固連接。晶體管、集成電路、薄膜電路、厚膜電路以及載體、載帶等,均采用鍵合連接方法。
電子整機裝聯(lián)設備主要包括有表面貼裝印刷設備、插件(片)機、貼片機、波峰焊設備、回流焊設備、AOI檢測設備、編帶設備以及屏蔽設備等。這些設備在各自分工合作之下,便可以使得電子產(chǎn)品實現(xiàn)小型化、輕量化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