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極性化學鍵與模具表面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再生力的吸附型薄膜;
2、聚硅氧烷中的硅氧鍵可視為弱偶極子(Si+-O-),當脫模劑在模具表面鋪展成單取向排列時,分子采取特有的伸展鏈構型;
3、自由表面被烷基以密集堆積方式覆蓋,脫模能力隨烷基密度而遞增;但當烷基占有較大空間位阻時,伸展構型受到限制,脫模能力又會降低;
4、脫模劑分子量大小和粘度也與脫模能力相關,分子量小時,鋪展性好,但耐熱能力差。
脫模劑的作用就是將固化成型的制品順利地從模具上分離開來,從而得到光滑平整的制品,并保證模具多次使用,具體性能要求如下:
1、脫模性(潤滑性)。形成均勻薄膜且形狀復雜的成形物時,尺寸無誤。
2、脫模持續(xù)性好。
3、成形物外觀表面光滑美觀,不因涂刷發(fā)粘的脫模劑而招致灰塵的粘著。
4、二次加工性優(yōu)越。當脫模劑轉移到成形物時,對電鍍、熱壓模、印刷、涂飾、粘合等加工物均無不良影響。
5、易涂布性。
6、耐熱性。
7、耐污染性。
8、成形好,生產效率高。
9、穩(wěn)定性好。與配合劑及材料并用時,其物理、化學性能穩(wěn)定。
10、不燃性,低氣味,低毒性。塑料脫模劑
由于大多數液體狀內脫模劑都是酸性的,所以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使用對酸敏感的顏料時會導致顏色變化;
2、在使用堿性填料時,如碳酸鈣,酸性脫模劑會與之起反應,引起混合料的粘度增加,但不會影響脫模效果;
3、如果填料為氫氧化鋁,酸性脫模劑除了會使混合料的粘度增加外,還會在混合料固化過程中放出水份,導致氣泡、裂紋等問題。
通常,內脫模劑的起始用量為樹脂量的1%,有效添加范圍是基于樹脂重量的0.75-2%。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1、薄壁的簡單型材,用量可以適當少些,比如0.8%或更少;
2、厚壁或形狀復雜的型材需要多加一些。
3、在高填料體系內,應提高內脫模劑的添加量,但內脫模劑添加量過多,會延遲固化。
4、在拉擠生產中,如果阻力過大又找不到原因時,就需要適當增加脫模劑用量。在使用時應注意加料順序,在混合時應在加入固化劑、填料和其它樹脂添加劑之前,將內脫模劑加樹脂體系中并混合均勻。這樣可以達到的脫模效果。
塑料脫模劑專用于注塑、吸塑、塑膠制品生產加工過程中與模具之間的離型。此類產品大部分為鐵罐裝噴霧劑型,使用簡單輕便、易上手。
一、結構式或組成
高粘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劑、水
二、產品
塑料脫模劑是采用高粘度聚硅氧烷、環(huán)保型表面活性劑及乳化劑反應而成的水性乳液。
三、性能特點
1、環(huán)保
2、不影響添加體系的基本性質。
3、擴散性、滲透性好,與水相溶性好。
4、耐熱性好(可耐300度高溫)、化學性穩(wěn)定、耐氧化性強。
5、無生理活性,無腐蝕、、無不良副作用、不燃、不爆,性高。
四、應用
主要用于橡膠、塑料、EVA、印花膠漿、電線電纜、熱熔膠制品和膠粘帶分切時的脫模和防粘。
五、包裝、貯存、運輸
450ml、500ml鐵罐裝噴霧劑。貯存在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爆曬,貯存期為一年。按一般物品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