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樁是先用人力挖土形成樁孔,并在向下掘進的同時,將孔壁襯砌以保證施工,在清理完孔底后,澆灌混凝土。這種方法可形成大尺寸的樁,滿足了高層建筑對大直徑樁的迫切需求,很適合我國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情,對周圍環(huán)境也沒有影響。因此,很快在全國推廣開來,成為一些地區(qū)高層建筑樁基礎的一種常用樁型。 [1]
用鉆頭在實體材料上加工孔叫鉆孔。各種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車、鏜、銑等機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鉗工利用鉆床和鉆孔工具(鉆頭、擴孔鉆、鉸刀等)完成的。在鉆床上鉆孔時,一般情況下,鉆頭應同時完成兩個運動;主運動,即鉆頭繞軸線的旋轉(zhuǎn)運動(切削運動);輔助運動,即鉆頭沿著軸線方向?qū)χぜ闹本€運動(進給運動),鉆孔時,主要由于鉆頭結構上存在的缺點,影響加工質(zhì)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級以下,表面粗糙度為Ra12.5μm左右、屬粗加工。
劃出相應的檢驗方格或檢驗圓后應認真打樣沖眼。先打一小點,在十字中心線的不同方向仔細觀察,樣沖眼是否打在十字中心線的交叉點上,后把樣沖眼用力打正打圓打大,以便準確落鉆定心。這是提高鉆孔位置精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樣沖眼打正了,就可使鉆心的位置正確,鉆孔一次成功;打偏了,則鉆孔也會偏,所以必須借正補救,經(jīng)檢查孔樣沖眼的位置準確無誤后方可鉆孔。
底孔的位置經(jīng)檢測確定位置正確,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在擴孔過程中孔的位置產(chǎn)生新的位置偏差。首先擴孔所用的鉆頭頂角要小,以減小鉆削時的徑向偏心力及振動,增大自動定心的作用和效果。然后用手轉(zhuǎn)動鉆夾頭,并移動平口鉗或轉(zhuǎn)動臺鉆的工作臺,使鉆頭的兩主切削刃同時與原底孔的鉆頭進入端端口孔壁接觸后,再開動鉆床進行鉆孔,這樣操作基本上能保證原底孔的位置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