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廠進行機械零部件加工的時候,工件太高時應分層用不同長度的刀開粗,使用大刀進行開粗后,應再用小刀把余料清除掉。應用平底刀加工平面,球刀少用,以便減少加工時間;如果有斜度,并且是整數(shù)的話,應用斜度刀加工。
同時合理設置公差,使得加工精度與電腦計算時間之間相互平衡,多做工序,減少空刀時間;毛坯材料硬度高,選擇逆銑;毛坯材料硬度低,選擇順銑。粗加工逆銑,精加工順銑;刀具材料韌性好、硬度低適應粗加工,刀具材料韌性差、硬度高適應精加工。
機械加工廠數(shù)控機床加工上被加工零件的裝夾方法也要合理的選擇定位基準和夾緊方案,在進行精基準選擇時,一般要遵循“基準統(tǒng)一”和“基準重合”這兩個原則,除了這兩個原則,還要考慮盡量在一次定位夾緊中完成所有的表面的加工,因此,要選擇便于各個表面都可被加工的定位方式。
工件一次裝夾時,應能完成對工件所有表面的加工;確定工件在工作臺上的安放位置時,應考慮到能兼顧到各個工位的加工,刀具的長度以及刀具的剛度對加工質量的影響。在控加工中使用的夾具,應盡可能選擇由通用元件拼裝的,并且可以調節(jié)的夾具,縮短生產準備周期。
機械加工廠安排加工順序時,基本原則是一定要遵守的,包括“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等。按刀具集中工序加工,避免同一把刀具多次重復使用,減少換刀次數(shù)和時間。
同軸度要求很高的孔系,應在一次定位后,把該孔系的加工全部完成后,再對其它坐標位置的孔系進行加工,這樣能消除重復定位時產生的誤差,提高孔系的同軸度。選擇確定好刀點和換刀點,一旦確定好后,不宜更換。
五金數(shù)控加工一般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層;
2、去除毛刺飛邊;
3、加工零件的表面不應該有劃痕、擦傷以及有損零件功能以及零件表面的缺陷;
機械加工鑄件的要求
1、鑄件表面不允許有冷隔、裂紋、縮孔和穿透性缺陷以及嚴重的殘缺類缺陷,比如欠鑄、機械損傷的情況;
2、鑄件不允許存在有損于使用的冷隔、裂紋以及孔洞等鑄造缺陷;
3、鑄件應該清理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飛將表面上的澆冒口應該清理與鑄件表面齊平;
4、鑄件表面應平整,澆口跟粘砂、毛刺等都應該處理干凈;
5、鑄件非加工表面的鑄字和標志應清晰可辨,位置和字體應符合圖樣要求;
6、機器產品鑄件的非加工表米娜均需要噴丸處理或滾筒處理,達到清潔度Sa21/2級的要求;
7、對錯型、凸臺鑄偏等應予以修正,達到圓滑過渡以此保證外觀質量;
8、鑄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鑄造R值不得大于50Um;
9、鑄件有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應沿著傾斜面對稱配置;
10、鑄件應清除澆冒口與飛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澆冒口殘留要鏟平、磨光,達到表面質量要求;
11、鑄件上面的型砂、芯骨、芯砂、多肉、粘砂等應該鏟磨平整,清理干凈;
12、鑄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要清理干凈;
13、鑄件非加工表面的褶皺,深度應該小于2mm,間距應該大于100mm;
14、鑄件必須進行水韌處理;
機械加工零件時先進行相應的熱處理工序,可以讓加工零件的精度及使用壽命大大的加強,這樣有助于提高機械加工零件的硬度、耐磨性以及強度。機械加工是利用機床設備對零件進行加工的一種加工工藝。
那么如何對機械加工零件進行熱處理呢機械加工對零件加工前后會進行相應的熱處理工序。
1.去除毛坯的內應力。多用于鑄件、鍛件、焊接件。
2.改善加工條件。等。使材料易于加工。如退火、正火。調質處理。
3.提高金屬材料的綜合機械性能。
4.可以提高材料硬度。如滲碳,淬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