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密性
所謂親密性就是把所有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如果把多個具有相關性的東西放在一起,便可以得到更加實用的一件產品,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對齊
設計中的所有元素都不應該是隨意放置的,它們的存在和位置都應該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每個元素都應該與整體和單個元素之間具有某種聯系,這樣就能形成一種和諧的美觀的視覺感受。
三、對比
對比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形成主次關系,什么是要優(yōu)先傳遞的信息,什么是次要的輔助的信息。
四、重復
重復是設計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們能讓整個設計看起來更具有一致性,從而形成統(tǒng)一的設計表現形式。
項目的前期溝通
前期溝通是項目立項的前提和資料輸入來源,必須和客戶就設計方向、設計內容、設計風格等進行深入地探討和溝通。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只有前期細致的工作才能保證日后項目的順利運行。
市場調查
市場調查是產品日后能與市場相融合的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只有抱著從零開始的態(tài)度,認真地分析市場上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才能取長補短,做出既有新的創(chuàng)意又迎合市場的設計來。
產品策劃
產品分析,產品定位,產品決策,產品策劃是產品實現產業(yè)化的核心。無法實現產業(yè)化的設計,純粹廢品。
概念設計
此階段工作的核心是創(chuàng)意,設計公司將前一階段調查所得的信息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解決方案。提出概念,創(chuàng)意和設想,進行工作者環(huán)境,效率以及使用界面方面的調查,從而進一步完善改進創(chuàng)意
外觀設計
設計公司對其創(chuàng)意的可行性加以論證,并通過優(yōu)化,協調該產品在外觀、顏色、細節(jié)、特性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復雜關系,從而使該創(chuàng)意更具可操作性。然后完成外觀模型以及概念設計原型的制作,后運用三維輔助設計完成具體的設計工作,制做出樣品
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就是通過3D軟件設計好產品的內部結構,并確定零件的材質、表面狀態(tài)、結構強度以及模具優(yōu)化等等工作,并確定生產中所需的規(guī)格和技術,測算材料和制造成本,配合好相關供應商進行下一步的生產工作。
電路設計
電子電路設計通常面對的是電路系統(tǒng)沒有標準化的比較簡單的電器設計,這類產品一般的用量不會特別大,但是如果能把電子電路設計做好做完善,那么對產品的實用性和產品價值方面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了。
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主要指的是人機交互界面和產品控制軟件。而通常不包括增值類的軟件,例如:工具軟件,游戲等等。軟件設計在產品中的價值我們只需要對照NOKIA和APPLE的產品就能明顯的感覺出來,NOKIA的產品偏實用,而APPLE的產品有著無與倫比的娛樂性和人機交互體驗,而這些都跟龐大的軟件設計團隊有著直接的關系。
試產跟蹤
跟產的目的是在結構件的次試裝配中能更快速、更的發(fā)現并解決出現的問題,從而加快整個項目運行的速度,確定產品加工工藝。
市場反饋
無論做什么樣的工作,總結和分析永遠是有效而必須的。工業(yè)設計的反饋可以通過客戶的銷售部門和售后部門來獲取,也可以通過小范圍的市場調查來獲取,具體使用什么樣的方法則取決于項目的重要性,以及當時具體的情況。
面向對象設計
面向可制造與可裝配的設計是在產品設計階段設計師與制造工程師進行協商探討,利用這種團隊工作,避免傳統(tǒng)的設計過程之中“我設計,你制造”的方式而引起的各種生產和裝配問題以及因此產生的額外費用的增加和終產品交付使用的延誤。書籍參考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設計指南》。
廣義工業(yè)設計(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
是指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目的,從構思到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且用明確的手段表示出來的系列行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生產和服務的設計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