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人的過早文化
荊州人愛吃、懂吃、舍得吃。從早到晚,大街小巷遍布覓食的人,無論是裝修豪華的酒店,還是布局簡單的小館子,從來都不缺少人捧場。說到美食,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極具特色的荊州“過早”,荊州人過早,過的是一種生活,過的是一種文化,過得更是一種精神。
荊州人的過早毫不馬虎,不像下江人樣吃點泡飯,吮吮指頭,趕緊出門,也不像武漢人樣一碗熱干面或者米粉就可搞定,更不像北方人啃窩窩頭喝玉米粥那么隨便,其種類之多,花樣之繁,營養(yǎng)之豐,令人瞠目。荊州過早中有名的大都源自沙市,今天荊州鼎好小吃培訓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比如早堂面、牛肉米粉、豆腐圓子、元豆泡糯米、歡喜坨、糯米包油條等。
早堂面
早堂面是沙市的傳統(tǒng)過早,已有百年歷史。關于早堂面的來歷,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在1895年沙市開埠后,當?shù)匾幻骛^老板根據(jù)這里的碼頭工人因從事體力勞動喜歡吃油水厚重食物的特點,制作了這種油厚碼肥、湯鮮味美的面條。由于碼頭工人多在凌晨時分到面館吃面后上工,故得此名。
早堂面的特色就在于富含膠原蛋白和多種營養(yǎng)成份的高湯。早堂面如果細分還有“小連面”,“中連面”和“大連面”,劃分的標準是加“碼子”。
米粉
沙市的牛肉米粉就沒有早堂面那么的講究,用的是大骨頭湯和各種“碼子”?;旧暇褪前衙追鄣谷霛L水里煮熟了再撈起來,放在提前打好醬油,醋,鹽,味精的碗里,再澆上牛肉“碼子”或者豬肉“碼子”,撒點蔥即可食用。
油香
以粳米磨成的米漿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黃豆醬,再加點蔥花、細鹽,放入模具(勺子)中再放入油中炸熟。炸熟后像個圓圈,表面金黃,外酥內(nèi)軟,窩中香脆。陪著豆?jié){、豆腐腦更是美味可口。
鍋塊
意大利有披薩,不少省市有燒餅,而荊州有鍋塊。鍋塊香、脆,鍋塊種類繁多,有“鞋板鍋塊”(做得大象鞋板)、“牙子鍋塊”(做得細而長象月牙)、豬油鍋塊、豆豉鍋塊、糖鍋塊等等。大家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選擇不同的肉餡。剛出爐的鍋塊,那個香啊,令人垂涎欲滴,不能自拔!
圓豆泡糯米
所謂圓豆,其實就是黃豆,我們荊州人都把圓豆叫做“絮豌子”所以圓豆泡糯米又被我們稱之為“絮豌子泡糯米”,它是許多荊州人過早(吃早點)時的。
圓豆泡糯米在當?shù)厥质軞g迎,是當?shù)厝吮夭豢缮俚脑绮褪称?,用豬骨湯浸泡熟糯米、熟豌豆調(diào)制而成。成品糯米粘滑,豌豆軟爛,湯汁油潤,豆香撲鼻,鮮咸中略帶辣,開胃爽神。
培訓地址:荊州市沙市區(qū)紅門路88號水木香郡4棟
詳細內(nèi)容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