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工業(yè)設計和產品結構設計是新產品開發(fā)過程中的兩個不同環(huán)節(jié)。 ①時間階段方面的區(qū)分:一件新產品從無到有,我們可以把它劃分到兩個階段。 階段是設計生成該件產品的外觀形狀 第二階段是設計該件產品的內部構造以便實現(xiàn)它的機能。 階段就是工業(yè)設計,在先 第二階段就是產品結構設計,在后 ②目的職能方面的區(qū)分: 因為工業(yè)設計是設計產品的外觀,也就是露在外面,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外表部分,所以目的自然是要吸引客戶的眼球。 在工業(yè)設計中,存在如下環(huán)節(jié) 構想產品的外觀雛形→手繪→用平面軟件ps,coredraw等做成平面效果圖→3d類軟件做成3d→手工或機加工做成1:1模型→修改→定終版 其中在做成3d的過程中可能會用到3D類軟件,但偏向于構建復雜的表面 結構設計是要實現(xiàn)機能,比如說外觀上是很多件部品,就要在內部設計卡鉤,螺絲等實現(xiàn)組裝。有的產品具有一些電器機能,mp3,dvd等等電子類產品,那么就要在內部設計pcb電路板,并為之設計相應的結構。 結構設計是要在工業(yè)設計生成的3d表面基礎上完成以上這些,設計的主要軟件就是你說的cad,proe,ug,catia,solidwork等,因為這些軟件都是參數化軟件,而且和cnc加工等都有接口,是比較完善的結構設計軟件。
鈑金結構件在我們的工業(yè)生產中占據著很大的地位,為了能讓大家了解的更加透徹,現(xiàn)在我們就來談一談鈑金結構件的設計要求是什么。一般坡口都是60度,操作方便,但是焊接時間長,填充金屬多,變形大,自然焊接應力就大。使用窄坡口,不僅降低成本,提高操作速度,而且較大地降低應力。除了薄板和厚板,都適用。鈑金結構件的焊接需要了解一條,焊**擺動時,坡口兩端要停留時間足夠,看到坡口邊緣已經熔化并且液態(tài)金屬產生波紋才向另一側擺動,就不會產生未熔合。鈑金結構件加工的焊道層間打磨時要把熔渣除盡,X光檢測保證條條焊縫都是I級片,一個缺陷都不會有。接頭要采用冷接法,事先把接頭磨削成斜坡狀,又美觀質量又好。
鈑金設計難點、作用 鈑金產品雖然沒有復雜的曲面外形都是工工整整,卻也有它獨有的特色也是其設計的難點所在具體我們可以歸納如下: ①如何在薄板構件結構設計時充分考慮加工工藝的要求和特點。 ②在鈑金零件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制造加工,在沖切、彎曲、拉伸加工中的難易程度,盡量使加工容易,又能使材料節(jié)約,還能使強度增加,又不出廢品。 鈑金結構件在產品中的作用: ①在合理的結構設計的前提下,鈑金件本身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產品的強度 ②鈑金件本身具有導電的能力,所以板件結構件能夠很好的運用于電磁屏蔽······
機械設備產品外觀設計之后,大多數會采用鈑金加工,是行業(yè)特性所決定的。從事工業(yè)設備ID設計的設計師對材料的運用很迷茫,在學校老師教的也很迷茫。從行業(yè)角度,機器的應用環(huán)境是比較惡劣,塑料材質強度不夠,易破碎,金屬件的強度、韌性可以滿足要求;從工藝的角度,塑料件需要開模,周期長,至少需要30天以上,大件的周期可能會達到45天,甚至60天以上,鈑金件則一般7天時間左右;從成本的角度,大件的塑膠模動則幾十萬,但鈑金件可能只需要幾千塊錢就夠了;從批量的角度,沒有形成量產,開塑膠模會讓單件成本增加很多,鈑金件雖然單件成本會比塑膠件高一些,但不需要分攤模具費。 鈑金加工是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包括剪、沖/切/復合、折、焊接、鉚接、拼接、成型(如汽車車身)等。其顯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 金屬板材加工就叫鈑金加工。具體譬如利用板材制作煙囪、鐵桶、油箱油壺、通風管道、彎頭大小頭、天園地方、漏斗形等,主要工序是剪切、折彎扣邊、彎曲成型、焊接、鉚接等,需要一定幾何知識。鈑金件就是薄板五金件,也就是可以通過沖壓、彎曲、拉伸等手段來加工的零件,一個大體的定義就是-在加工過程中厚度不變的零件。 相對應的是鑄造件、鍛壓件、機械加工零件等,比如說汽車的外面的鐵殼就是鈑金件,不銹鋼做的一些櫥具也是鈑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