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認為,產品結構設計越復雜越能體現出設計師的功力,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并不是這樣的! 產品結構設計不是越復雜越好,相反,在滿足產品功能的前提下,結構越簡單越好,因為越簡單的結構在模具制作上就越容易,越簡單的結構在生產裝配上就越輕松,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少。 舉個例子加以說明:結構設計中常用到的固定方式有:由螺絲固定、卡扣固定、雙面膠固定、熱熔固定、超聲波焊接固定等。 如何選用這些固定方式呢?一般來說,螺絲固定可靠且可拆性強,應優(yōu)先選用;卡勾固定方便簡單,但固定可靠性不高,可結合螺絲選用;雙面膠固定、熱熔固定等應用于特定的場所,必要時選用。 工業(yè)產品設計時不允許有多余的結構,多余的結構也就意味著浪費設計時間、增加模具加工難度、浪費材料。在進行產品結構設計時,要做到需要的結構一定要做,可有可無的結構一概不做,做到每一處結構都要有用,包含每一個卡扣、每一條加強筋等。 產品設計完成后需要模具來成型,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就要保證產品能通過模具制造出來,工業(yè)產品結構設計再可靠而模具實現不了或者很難實現都是不合格的結構。作為結構工程師,對模具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懂得模具的基本結構、產品的成型方法、出模方式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產品設計時盡可能的簡化模具結構。 舉個例子來說明,模具倒扣是影響模具正常出模的結構,模具上解決倒扣的機構常用滑塊及斜頂,但這樣會增加模具復雜程度及模具制造成本。在進行結構設計時,有模具倒扣的地方要盡量處理,讓產品能夠正常出模。比如一些內部扣位可以通過擦穿或者碰穿的方式簡化模具結構。但有些倒扣就只能保留倒扣,只能通過模具上增加滑塊或斜頂來實現。 因此,在工業(yè)產品設計時,簡化模具也必須在滿足產品的基本需求后再進行簡化。一個的設計師不是把簡單的東西弄復雜,而是能夠把復雜的東西變簡單。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大數據對產品技術、加工技術、營銷進行分析和決策,從而正確指導產品規(guī)劃、方案設計和詳細設計,改進和優(yōu)化產品設計。這些大數據信息主要包括科技信息、技術測試信息、加工技術信息、市場信息等。
以人為本原則
產品設計需要以人為本。從本質上說,設計的目的是滿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人為本的設計離不開人的需求。以人為本原則設計的產品,往往擁有大多數人接受的外觀,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
銜接原則
在產品設計的早期階段,需要頭腦風暴發(fā)散思維,這會給新產品帶來大量的信息。如何從這些發(fā)散性思維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通常需要在發(fā)散性思維的基礎上,采用收斂原則來收斂思維,合并相似項,去除可笑空靈的內容,拾取本質信息等。這對細化產品功能和需求往往有很好的效果。收斂原理也叫‘收斂原理’。易用原則
易用性是人性化設計的主題之一,它有五個屬性,即易學性(用戶可以輕松掌握產品的使用方法,學習成本低)、性(功能的使用、預期目標的快速實現)、易記憶性(用戶在間隔重復使用時無需閱讀說明書即可自由操作)、錯誤少(產品設計為萬無一失,用戶在產品操作過程中不容易出錯,即使有時出錯。
優(yōu)化原則
產品設計過程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從而打磨出的產品和爆炸品。產品設計方案可以優(yōu)化,設計參數可以優(yōu)化,設計外觀和結構細節(jié)可以優(yōu)化,生產工藝可以優(yōu)化。需要對產品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優(yōu)化意識,才能、經濟、高質量地完成產品設計任務。
產品外觀設計由哪三大元素構成:形狀,是指對整個產品立體和平面的幾何形狀設計,對產品外觀的設計必須符合人們對美的需求,按照美學的原則及產品的功能,逐步建立起具體的產品的視覺化形象。
影響產品外觀的因素很多,產品的結構、構造、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藝等都會決定產品的外觀,這其中材料和色彩作為產品觸覺質感和視覺質感的載體,在產品外觀設計中兩者的選擇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外觀設計中需重點解決的問題。色彩往往是圖案設計的一部分。色彩是視覺沖擊力強和快的物質,在產品形象設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色彩容易在視覺上達到統(tǒng)一,在視覺傳達中它比形狀的辨認要快速、感性和直接。
隨著個性時代和感性化時代的到來,產品的色彩多樣化已經超越了傳統(tǒng)色彩的認識,出其不意,塑造強烈的個性形象和品牌形象成為產品設計中的一種策略手段。
產品外觀設計在符合審美要求和反映時代潮流的同時,本質上仍要與其功能、運用領域所和諧一致,而嚴謹、精密、細致、大方的外觀風格也需貫穿設計,表征其工業(yè)產品所具有的特質。
在產品設計上既要經濟適用又要美觀,用戶運用產品的時分,假如沒有方法完成他們本來預期要做的事情,是會讓人十分急躁的。如:充電槍設計,小小的充電槍外觀再多多漂亮,沒有到達消費者的喜愛,就無法發(fā)揮該產品的作用。
使用方面假如太過于復雜,就大大減少用戶的體驗感。眾所周知,在產品設計的同時還要思索產品的人機工程性能,易于改善運用條件;順應才能強。
當產品具有了適用性之后,用戶的體驗好了。當我們曾經完成前兩個重點時,我們就能夠開端費盡心機讓產品圓滿,每一個陰影、每一個按鈕的細節(jié)、界面上的反光、或是平面化設計的配色重點,讓整個產品看起來具有分歧性,給人統(tǒng)一諧和的美感,從而使人得到美的愉悅。
由于產品設計階段要肯定整個產品的戰(zhàn)略、外觀、構造、功用,從而肯定整個消費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因此產品設計的意義嚴重,它直接影響著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做好產品設計,需求處置好產品的適用性、運用性及愉悅性這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的運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