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功率,功率問題令汽車音響從業(yè)人員認識不清,在這里需要一一講解:
A、額定輸出功率,稱為(RMS),指放大器輸出的音頻信號在總諧波失真范圍內,所能輸出的功率。它一般是交流信號峰值的0.707倍。
B、平均功率,平均功率一般是指各個頻率點的平均消耗功率,它與額定輸出功率有點類似,但是它一般要參考時間。
C、峰值輸出功率,功放所能輸出的音樂功率稱為峰值輸出功率,它不考慮失真,通常為(RMS)功率的1.414倍左右。
D、峰值-峰值功率,它是指正電壓峰值到負電壓的峰值的功率,它是峰值輸出功率的四倍。它的出現(xiàn)是廠家出于商業(yè)目的,并無實際意義。
阻尼系數(shù),主要是對低頻而言,是直接影響低音音質的極重要的技術參數(shù)。眾所周知,喇叭的口徑越大,低音相對就越好,但往往表現(xiàn)出的聲音不自然,尤其在100-400Hz低頻,容易造成聲染色,使人聽起來很不自然。
在功放設計時,工程師對功放采取一些技術措施,如選擇多管并聯(lián),低內阻(毫歐級)大功率管,提高工作電壓,選擇優(yōu)質線材等,極力提高阻尼系數(shù),使它能夠針對喇叭慣性運動,產生“電阻尼”作用,使音盆的運動與音頻信號同步運動,盡可能使音盆在驅動信號結束后很快恢復到零位(即中心位置),這種阻止效果就是阻尼系數(shù)(Damp Factor),D=Rs/Ri,Rs=喇叭阻抗,Ri=功放輸出內阻,D越大,音盆與信號同步效果就越好,低音就越純越干凈,重放效果就越好。
一般來說,應盡量選擇較重的機種,理由是較重的器材首先電源供應部分較強,功放大部分的重量都來自于電源與機箱,器材較重,就表示他使用的變壓器數(shù)值較大,或使用了容量較大的電容,這些對于放大器而言是提升品質的做法。其次是機箱較重,機箱的材料與重量對聲音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某些材質做成的機箱,對于機箱內電路和外界散步的無線電波隔絕有著一定的幫助。機箱的重量較高或結構較穩(wěn)定,還可以避免器材受到無謂的振動而影響聲音。三是較重的功放,用料通常較為豐富扎實。
保證放音的穩(wěn)態(tài)特性與瞬態(tài)特性良好的基本條件,應注意音箱的等效力學品質因素(Qm)與放大器阻尼系數(shù)(KD)的配合,這種配合需將音箱的饋線作音響系統(tǒng)整體的一部分來考慮。應使音箱的饋線等效電阻足夠小,小到與音箱的額定阻抗相比可以忽略不計。其實音箱饋線的功率損失應小于0.5dB(約12%)即可達到這種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