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fā)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有機物的處理設(shè)備,屬于初級過渡性日常處理結(jié)構(gòu)。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紙屑和病原昆蟲,懸浮物濃度為100-350毫克/升,有機物濃度為100-400毫克/升,懸浮有機物濃度為50-200毫克/升.污水進入化糞池沉淀12-24h,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
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厭氧消化,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穩(wěn)定的無機物,易腐生污泥轉(zhuǎn)化為穩(wěn)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jié)構(gòu),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定期清理和運輸污泥進行填埋或用作肥料。
每人每天大小便的排泄量約為1.5L,節(jié)水型座便器的沖水量可按2計算。因此一和二池塘的較小計算容積不能小于3.5升.三個池的容量取決于服務(wù)周期,通常不小于一個和二個池的總和。如果是抽水馬桶,化糞池的容積可以適當(dāng)加大。
糞肥穿越管位置:糞肥穿越管的安裝位置與糞肥流向、流程長度、是否有利于厭氧處理、是否能有效阻擋糞肥皮和糞肥殘渣、維持一、二池有效容積有關(guān)。新鮮糞肥進入糞坑后,在上層集中形成糞皮,然后逐漸疏松崩解,以較大的比重下沉形成糞渣,糞皮與糞渣之間為稀糞液。
寄生蟲卵一般集中在糞皮和糞渣中。所以糞管要放在寄生蟲卵少的中間糞液里。過糞管應(yīng)傾斜安裝在兩個隔墻上:一池至二池的過糞管下端位于一池的下三分之一處,上端距二池頂部約100mm從二個池塘到三個池塘的糞肥,輸送管的下端位于二個池塘的下三分之一或中間一半處,上端距離三個池塘的頂部約100。糞便通過管和隔墻之間的水平角度應(yīng)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