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乳制品、肉類、水產、禽類、果蔬、冷飲、花卉、綠植、茶葉、藥品、化工原料、電子儀表儀器等的儲藏運輸各環(huán)節(jié)需要冷庫、冷柜、冷藏運輸車等冷鏈設施的參與,這是由這些產品具有在常溫下容易腐敗、變質、失效的特點所決定的。不過,對于參與這些產品流通各環(huán)節(jié)的冷鏈設施,不同產品的配置要求是不一樣的。
帶大家先了解常見的冷庫溫度分區(qū),方便大家對冷鏈設施有大概的了解。
高溫庫:也稱恒溫庫,庫溫為5-15℃
中溫庫:也稱冷藏庫、保鮮庫,庫溫為-5~5℃
氣調庫:特殊的保鮮冷庫類型,帶氣調系統(tǒng),庫溫為-2~5℃
低溫庫:也稱冷凍庫,庫溫為-23~-18℃
速凍庫:也稱急凍庫,庫溫為-40~-35℃
超低溫庫:也稱深冷庫,庫溫為-60~-45℃,甚至更低
大型冷庫和小型冷庫的制冷系統(tǒng)功率會不一樣,造價也不一樣,但制冷系統(tǒng)在安裝時都必須遵循制冷系統(tǒng)安裝的一般原則,否則會因制冷系統(tǒng)安裝不到位引起的冷庫運行故障,影響大型冷庫小型冷庫的使用。冷庫安裝時的制冷系統(tǒng)安裝的一般原則有如下五點。
1、制冷系統(tǒng)的布置應根據(jù)制冷工藝流程及便于使用和管理來考慮,且主要是使用。制冷機組應靠近冷庫,壓縮機盡量與蒸發(fā)器、冷凝器靠近,縮短接管,以減少管道的流通阻力與冷量損失,并應遠離爐灶等有熱源的設備。
2、機房應寬敞,空氣要暢通,必要時墻壁上應安裝排風扇,加強機房的通風,以利于機組的散熱。在機組的四周應留有1m左右的空地,供管理人員的操作和檢修用。及防護環(huán)境溫度不應超過40℃,也不要低于0℃。
3、制冷系統(tǒng)的機組電動機應專線供電。冷卻水管應專管供水,其壓力應不低于0.12MPa。進水管上應裝有閥門以調節(jié)水量,裝有自動調節(jié)閥。水管要考慮到冬季能放盡冷冷凝器的積水,以免冷氣起管子凍裂。4、組裝式的制冷設備在儲藏前已進行過運轉實驗,并充注了制冷劑,安裝前需進行外觀檢查。分裝式供應的設備,其壓縮機組或冷凝機組在出廠前都做過運轉試驗,無特殊情況一般無需拆檢機器的內部。但對單獨分裝的蒸發(fā)器和冷凝器等,則應檢查內部的清潔情況,并用氮氣或干燥的壓縮空氣吹凈,清潔工作應盡量做得徹底。
5、各連接管均應十分清潔,管路布置應正確合理和整齊美觀,盡量減少管路阻力損失。合理安排好輔助設備的位置,并應考慮不妨礙其他設備的維護和檢修。包扎低壓回氣管的絕熱層在系統(tǒng)檢漏符合要求后再進行。
無論是大型冷庫安裝還是小型冷庫安裝,不同的模塊可以同時進行安裝,但在安裝時一定要遵循其基本原則,特別是制冷系統(tǒng)安裝,更要嚴格遵循其特定的原則。
海鮮屬于常溫下運輸儲藏都容易腐敗變質的食品類型,因此從捕撈到銷售的任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制冷產品的參與,才能鎖住海鮮的“鮮”。海鮮低溫冷凍庫屬于流轉鏈條上常見的制冷設施,常見于捕撈速凍后的長時間儲藏的原產地加工商、海鮮市場等。那么,這種類型的海鮮低溫冷凍庫的造價多少錢呢?
海鮮低溫冷凍庫的造價跟庫溫和庫容有很大關系,直接決定了冷凍庫的核心配置,即制冷系統(tǒng)及庫房保溫。通常來說,這種類型的海鮮低溫冷凍庫庫溫為-23℃以下。值得注意的是,送入此類冷庫長期儲藏的海鮮是要先經過速凍冷凍或者速凍隧道使得海鮮中心溫度達到-18℃以下,否則海鮮的品質得不到保障且也不能保存很長時間。另外,庫容需要根據(jù)儲藏量、日進出頻率等,并結合庫房實際尺寸來綜合確定。
以上核心配置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海鮮低溫冷凍庫造價的不同。
二三十立方庫容的庫房基本能滿足儲藏四五噸海鮮的使用需求。雖然在制冷系統(tǒng)的選擇上,很多種壓縮機組品牌、型號、功率等都能實現(xiàn)制冷要求,但是不同的選擇也會形成不同的制冷效果。庫華制冷建議: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制冷節(jié)能且售后及時的品牌是優(yōu)選。另外,在另一核心配置-庫體保溫的選擇上,隔熱性能優(yōu)良的保溫板是實現(xiàn)庫溫無波動的關鍵。例如,如果要建的海鮮低溫冷凍庫日出入庫次數(shù)較頻繁或出入冷庫裝卸貨時冷庫門開啟的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工程師就要配置匹數(shù)更大的制冷機組、或選用更厚規(guī)格的保溫庫板、或增設風幕機等。因此,工程師在設計和選擇配置時一定要多跟企業(yè)深入溝通冷庫的使用場景,便于設計量身定制的冷庫安裝方案,更大程度地提高企業(yè)的投入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