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減少金屬氧化的措施是:(1)料溫在1000℃以下時,可 采用氧化性爐氣,以便形成的氧化皮易于清除,而此時溫度不高,氧化尚不激烈;(2) 料溫在1000℃以上時,采用還原性爐氣,這時應減少進入爐內的空氣量, 以免氧化皮產生過多。此外,采用快速加 熱、縮短加熱時間和少氧化、無氧化加熱方 法,都是積極減少金屬氧化的措施。
氧化皮是鋼鐵在高溫鍛壓成型時所產生的一層致密氧化層,通常附著比較牢固,但與鋼鐵相比,其柔韌性和延展性較差。各種腐蝕介質使鋼鐵在高溫下被氧化和脫碳,造成材料的巨大損失和力學性能的下降,因而鋼鐵在高溫處理中需要一定的保護措施。
三次氧化鐵皮缺陷肉眼可見:黑褐色、小舟狀。相對密集、細小、散沙狀地分布在缺陷帶鋼表面,細摸有手感,酸洗后在帶鋼表面缺陷處留下深淺不一的針孔狀小麻坑,它們在正常熱軋帶鋼的表面上是看不見的。
紅色氧化鐵皮在板寬方向非均勻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間,偏向操作側,紅色與蘭色處有明顯水印,在鋼板長度方向上也不均勻,個別部位稍輕些。這種紅色氧化鐵皮較厚,矯直時可崩起,可用高壓風吹去,殘余紅色很易擦下色,此紅色氧化鐵皮稱紅銹較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