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jù)項目的具體情況,審查火災報警控制器和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選擇和布置是否符合消防標準。主要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和火災聯(lián)動控制器的容量以及每個總線回路中包含的地址代碼總數(shù)。
2.根據(jù)建筑物的性質,著火的危險,疏散的困難和節(jié)省的困難等,系統(tǒng)的位置,系統(tǒng)形式的選擇,著火區(qū)域和探測區(qū)域的劃分。
3.系統(tǒng)布線設計,重點是選擇系統(tǒng)布線,系統(tǒng)傳輸線的鋪設方法;審查系統(tǒng)的電源可靠性,系統(tǒng)接地和其他設計,以符合消防標準。
4,火災探測器,總線短路隔離器,火災手動報警按鈕,火災緊急廣播,火災報警裝置,消防專用電話以及系統(tǒng)接地設計是否符合消防標準。
5.根據(jù)建筑物的性質和功能,審查消防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專注于灑水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泡沫和干粉滅火系統(tǒng),煙霧控制系統(tǒng),空調和通風系統(tǒng),消防緊急廣播,電梯返回裝置,防火門和百葉窗系統(tǒng)檢查系統(tǒng),消防應急照??明系統(tǒng),消防通信系統(tǒng)及其他消防設備的聯(lián)動控制設計
設置部位和防火分隔要求
網(wǎng)吧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宜設置在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首層、二層或三層的靠外墻部位。設置在地下一層或地上四層以上的樓層時,要符合特定的防火條件,如:地下一層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應大于10m、一個廳、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200平方米、應設置防煙、排煙設施等。
疏散要求
疏散設施是建筑物發(fā)生火災后確保人員生命財產的有效措施,主要指建筑物的對外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樓梯以及引導人員疏散的應急照明和指示標志。疏散的基本要求有:
1、出口數(shù)量不應少于2個,當其建筑面積不大于50平方米時,可設置1個疏散出口。為了防止人員擁擠,出口要分散布置,相鄰2個出口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
2、設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的建筑物超過3層或設置在地下一層時,疏散樓梯要采用封閉樓梯間形式。地下室、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樓梯間時,在首層要采用隔墻與其它部位隔開、直通室外并設置明顯標志,在隔墻上開設的門要采用不低于乙級的防火門。
3、出口、疏散樓梯、走道的寬度要保證能夠及時有效地疏散場所容留人員。
4、出口要保持暢通,出口處不得設置門檻、臺階,疏散門應向外開啟,不得采用卷簾門、轉門、吊門和側拉門,門口不得設置門窗、屏風等影響疏散的遮擋物。
水火不容,很多人一旦遇到火情就想用水撲滅。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阻燃學會秘書長周正懋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燃燒需要三個要素:可燃物、達到溫度和氧氣充足,缺一不可。用水噴灑燃燒物有利于降溫、隔絕氧氣,所以對大多數(shù)燃燒都有阻止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遇到以下3種火情千萬別用水澆。
1.油鍋起火。周正懋指出,酒精、汽油、食用油、油性油漆、香蕉水等都是有機溶劑或內含有機溶劑,一旦燃燒,不能用水澆。因為這些溶劑的比重小于水,澆水后,水不能將其覆蓋,而是迅速“跑”到它們的下面,起不到隔絕氧氣的作用。澆水還會增大有機溶劑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讓火燒得更旺。高溫下,水會迅速沸騰、汽化,甚至會把燃燒的有機溶劑濺到四周。
發(fā)生有機溶劑燃燒事故時,如燃燒劇烈且迅速,呈爆燃形式,緊急逃離,不要試圖滅火,以免;如火情不大,于局部區(qū)域,用泡沫滅火器澆蓋,起到有效阻燃作用。實在沒有專業(yè)滅火設備,可用大棉手套和厚棉被代替。
“在新加坡,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備一副大棉手套,這種手套一般經過阻燃處理,家里一旦發(fā)生火情就很實用,”周正懋舉例說,如油鍋起火,可戴上棉手套迅速關掉燃氣,并馬上蓋上鍋蓋。當鍋內氧氣燃燒殆盡,火就會熄滅。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購買具有阻燃作用的大棉手套,并且要足夠大、足夠厚,能覆蓋整個手部和腕部。
除了大棉手套,棉被也是滅火利器。如火情不是很大,拿個棉被往上一鋪就行。值得提醒的是,棉被不能馬上掀開,以免余火遇到氧氣再次燃燒。
2.電器起火。由于超期服役、使用不當?shù)葐栴},老舊電器容易短路、燃燒,這時千萬別用水滅火。因為電器連著電源,水能導電,可能導致意外觸電。另外,老舊電器被水澆后,可能由于溫度突降而爆炸。因此,周正懋提醒,遇到電器起火,應時間切斷電源,若電器周邊有火,不方便靠近,就要切斷電箱總閘再滅火。目前,發(fā)達國家正在推廣防觸電電線,即便處于通電狀態(tài),也不怕水澆而導電。隨著科技發(fā)展,防火設備和材料會越來越多,建議消費者及時更換升級。
3.特殊場合起火。存放鉀、鈉、鎂、鋁粉、電石、生石灰、過氧化鈉等化學物品,以及硫酸、鹽酸等強酸的場合,一旦發(fā)生火災不能用水澆滅。究其原因,周正懋告訴記者,這些物質會和水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方面可能產生大量熱能,促使火勢燒得更大;另一方面,可能生成可燃氣體,增加爆炸風險。強酸本身不會燃燒,但遇水會迅速向四周外濺,腐蝕周邊環(huán)境和救援人員。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時,謹慎選擇滅火材料,先把外面的火滅掉,再排查內部情況,并在低溫下將這些危險物質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