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機動車的一、二、三類隧道應設置排煙設施。 12.3.2 隧道內機械排煙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長度大于3000m的隧道,宜采用縱向分段排煙方式或重點排煙方式; 2 長度不大于3000m的單洞單向交通隧道,宜采用縱向排煙方式; 3 單洞雙向交通隧道,宜采用重點排煙方式。 12.3.3 機械排煙系統與隧道的通風系統宜分開設置。合用時,合用的通風系統應具備在火災時快速轉換的功能,并應符合機械排煙系統的要求。 12.3.4 隧道內設置的機械排煙系統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采用全橫向和半橫向通風方式時,可通過排風管道排煙。 2 采用縱向排煙方式時,應能迅速組織氣流、有效排煙,其排煙風速應根據隧道內的不利火災規(guī)模確定,且縱向氣流的速度不應小于2m/s,并應大于臨界風速。 3 排煙風機和煙氣流經的風閥、消聲器、軟接等輔助設備,應能承受設計的隧道火災煙氣排放溫度,并應能在250℃下連續(xù)正常運行不小于1.0h。排煙管道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 12.3.5 隧道的避難設施內應設置獨立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其送風的余壓值應為30Pa~50Pa。 12.3.6 隧道內用于火災排煙的射流風機,應至少備用一組。
Ⅰ 一般要求 5.5.1 民用建筑應根據其建筑高度、規(guī)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級等因素合理設置疏散和避難設施。出口和疏散門的位置、數量、寬度及疏散樓梯間的形式,應滿足人員疏散的要求。 5.5.2 建筑內的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且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每個住宅單元每層相鄰兩個出口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 5.5.3 建筑的樓梯間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門或窗應向外開啟。 5.5.4 自動扶梯和電梯不應計作疏散設施。 5.5.5 除人員密集場所外,建筑面積不大于500 m2、使用人數不超過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當需要設置2個出口時,其中一個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屬豎向梯。 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外,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不大于2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設備間、防火分區(qū)建筑面積不大于50m2且經常停留人數不超過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設置1個出口或1部疏散樓梯。 除本規(guī)范另有規(guī)定外,建筑面積不大于2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設備間、建筑面積不大于50m2且經常停留人數不超過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間,可設置1個疏散門。 5.5.6 直通建筑內附設汽車庫的電梯,應在汽車庫部分設置電梯候梯廳,并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乙級防火門與汽車庫分隔。 5.5.7 高層建筑直通室外的出口上方,應設置挑出寬度不小于1.0m的防護挑檐。 Ⅱ 公共建筑 5.5.8 公共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 2 個。設置 1 個出口或 1 部疏散樓梯的公共建筑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除托兒所、幼兒園外,建筑面積不大于 200m2 且人數不超過 50 人的單層公共建筑或多層公共建筑的首層; 2 除醫(yī)療建筑,老年人照料設施,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和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等外,符合表 5.5.8 規(guī)定的公共建筑。
杭州火災報警系統竣工驗收注意事項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竣工驗收,應在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監(jiān)督下,由業(yè)主主持,設計、施工、調試等單位參加,共同進行。驗收前,建設單位應向公安消防監(jiān)督機構提交驗收申請報告,并附下列技術文件(下列文件,主要由施工單位完成):
⑴ 系統竣工表;
⑵ 系統竣工圖;
⑶ 施工記錄(包括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
⑷ 調試報告;
⑸ 管理、維護人員登記表。
火災報警系統驗收主要包括如下裝置:
⑴ 火災報警系統裝置;
⑵ 滅火系統控制裝置(包括自動噴水等);
⑶ 通風空調、防排煙及電動防火閥等消防控制裝置;
⑷ 火災事故廣播、消防通訊、消防電源、消防電梯和消防控制室的控制裝置;
⑸ 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控制裝置。
消防報警系統的應用是早期發(fā)現火災、防止火災蔓延、減少火災隱患的有效措施,如果自動消防系統發(fā)生故障,值班人員責任心不強或無人值班,煙頭被隨意丟棄,電力線路老化或過載,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災難。跟著杭州消防維保公司來看看消防報警系統疑難故障排除方法吧。
火災報告后,為什么警鈴和聲光報警器不動?
可能的原因有
請檢查面板上的指示燈是否點亮;
主機上是否有警鈴或聲光報警器的故障信息;
警鈴或聲光報警現場是否有二十四v電源;
報警鈴的控制模塊類型是否設置為遠程聲音或聲光報警;
聯動設置中是否有警鈴/聲光報警輸出。
火災報告后,一些設備要求采取行動,但為什么現場設備沒有采取行動?
設備的反饋信號需要由控制監(jiān)控模塊返回。可能的原因有
現場設備的狀態(tài)不選擇自動狀態(tài),不能由模塊控制,也不能啟動。
設備已啟動,但設備反饋信號線脫落。
為什么循環(huán)總是報告失敗或反饋,然后自動消失?
故障經常被報告,例如設備類型差異或反饋,主要是由于電路線路上的高干擾,并且火災警報不會由于復雜的算法而被隨機報告。此時,“操作”菜單點測試功能可以看到單點測試的五條曲線都有很大的波動。通常,電路信號線對地的絕緣不好。萬用表可用于測量正向和反向電路對地的電阻。正常情況下,電阻應大于5Mω。
為什么某個電路的報警只能連接一次,然后火災報警或反饋就不能再報告了?
當檢測器/模塊的回路和控制模塊的輸出之間存在短路時,通常會出現這種問題。當模塊不運行時,循環(huán)操作似乎很正常。一旦模塊運行,回路將受到影響,因此一旦設備運行,回路將不再報告火災。
為什么主機同時報告主電源故障和電源故障?
可能的原因有
一、主機電源反饋電纜連接良好
主機“電源設置”菜單中的電源反饋類型是否與使用的電源匹配。
哪些故障可以隔離,哪些不能隔離?
按面板上的“隔離”鍵,隔離所有聯網主機上所有報警的探測器和模塊(火警、請求/反饋、故障);在檢測器/模塊設置菜單中,只能隔離機器的任何檢測器和模塊。隔離功能無法隔離主機的系統故障。
為什么主機沒有報告著火或故障,但探測器和模塊檢查燈仍在閃爍?
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線路上的干擾信號造成的。如果信號線連接到天花板金屬但不接地,則“操作”菜單點測試功能可用于查看在單個點測試的五條曲線波動很大。解決方法是斷開線路,將線路逐個連接到系統,并調查和處理線路問題。
有極性相反的模塊或探測器。測試方法:從主機上拆下回線,用萬用表二極管測量線路、正常時間測量線路、正常相位1800左右、反相位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