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胡適說過:“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步有近一步的歡喜。”在學習的路上會不斷地取得收獲,越往里鉆研越會其樂無窮。就像小時候做一道數(shù)學題,很難不會做,在一步步的試錯中,后計算出了正確結(jié)果,其成就感不亞于得了老師的表揚。我們一直在受教育,整個學習過程很不容易。到頭來,回想這段讀書的經(jīng)歷,會感慨那是人生中難得單純的時光。
經(jīng)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對比古代十年寒窗,可能覺得熬過了基本環(huán)節(jié)。沒想到之后發(fā)現(xiàn)還有三年的地獄生活。每次高考后,我看到了很多撕書的同學,飽含著對這段學習生活的情緒表達,會認為未來的大學生活是天堂般的生活。
在大學,會有學長學姐們分享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似乎覺得應接不暇。在不知道過著什么樣的大學之后,要畢業(yè)了。似乎從小到大一直跟隨你的學習終于徹底地結(jié)束了。真的是這樣么?
工作了就不用學習了?
有一個朋友A,剛畢業(yè)的職場小新人,好不容易抽出空來參加聚會。剛一坐穩(wěn),就聽到她連珠帶炮的吐槽聲:“工作比在學校里累多了,在學校什么都可以不想,只用讀書就好?!保?/p>
朋友B:“是呀,工作不比讀書,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說話也要注意,不經(jīng)意間可能說錯話都不知道怎么挽回?!?/p>
朋友C:“是的是的,還需要學習各種技能,不然會到晚加班。之前整理數(shù)據(jù)不怎么會用Excel,硬磕了好久?!?/p>
朋友D:“你們公司要求你們每天要匯報工作么?到月底或者年底要做總結(jié)ppt給同事做公開的講述么?我現(xiàn)在上臺都還緊張,害怕在公共場合說話。
……
似乎一場以“工作好難”為主題的吐槽大會開始了,總結(jié)一下:
處事篇:需要情商,沒過腦子的話輸出出來無法挽救。跟不同的人說話要注意,語氣、語調(diào)、用詞的運用都會有不同的效果,需要斟酌。
技能篇:這個跟行業(yè)有關系了,有的是專業(yè)的職業(yè)技能,包括:會計、律師、建筑師等等;有的是基礎的工具使用技能,包括計算機相關 、道具的使用等等。
……
還有很多,后感嘆在學校學的東西真的不夠用。環(huán)境不一樣促使我們又開始學習。而且這樣的學習無法預計時間,無法預計效果,就像深坑一樣,能做的就是不要一直在坑底。無論在學校里對學生進行的教育內(nèi)容多么豐富,目的多么明確,這種教育不應隨著發(fā)給學生畢業(yè)證書而告結(jié)束。從學習轉(zhuǎn)到勞動是男女青年生活中及其重大的一步。
年紀大了就不用學習了?
年級打了
外部原因給自己帶來了壓力需要學習,那是不是工作的越久就不用學習了呢?那樣的話可能中年危機會找上你。每個階段都有危機,無論來自自身內(nèi)部還是外界壓力,。有句古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比绻幌胂萑胛C,只能未雨綢繆。
前幾天剛看了一個故事,一位81歲的學霸奶奶獲得了天津大學本科學位。老奶奶在14年的時候,進入了天津大學網(wǎng)絡教育學院攻讀本科,學習的是電子商務專業(yè)!在學習的階段,她以“學生”自居,認真地學習各項學科知識,學習多門語言: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其中,難的計算機技術課程,更是重考了好幾次,也沒有放棄,更厲害的是后來學會了使用Photoshop、Excel等一些應用軟件,與時俱進地學習!看到這里,有些年輕人是不是覺得有點慚愧!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并不隨著學校學習的結(jié)束而結(jié)束,而是應該貫穿于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方面,總之,在創(chuàng)造性方面——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zhàn)。
在這個極速變化的時代,靠得住的唯有自己的認知,而打磨升級認知,需要的正是“終身學習”。時刻準備著,無論面對什么的情況,學習都是所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永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