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風吟古琴研究院認為,一個人的古琴彈奏水平、感覺與個人鑒賞的能力有很大關聯(lián)。一個人審美能力的高低往往直接影響著他對古琴音樂的感受、體驗以及古音演奏時表現的到位與否。鑒賞能力高,往往對樂曲的演奏、演繹更生動貼切。而自身鑒賞能力不高,往往在演奏中的個人體驗就不那么深厚、豐富,在音樂的表現上也就有欠缺與不足了。那么什么是鑒賞呢?鑒賞是人們欣賞古琴藝術表演時對藝術活動所產生的一種審美活動。而音樂鑒賞則是對音樂這一聽覺藝術的審美。音樂鑒賞是一種復雜的審美活動,是一種包括人們對音樂形式美的感知,情感深入體驗,想象聯(lián)想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不同心理活動融為一體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通過音樂鑒賞,我們可以獲得美的感受,可以陶冶情操。作為古琴習奏者、彈奏者,其審美能力可以在這種獨特的藝術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和熏陶,并得到強化。
音樂的鑒賞,首先是要對音樂作品聲音感性形象,也即形式美的接觸,然后是在作品形式美的基礎上所引起的對音樂內涵的體驗、聯(lián)想等更為復雜的心理活動。比較好、效率高的學習方法是有自己探索的學習。這種學習方法不同于盲目接受、完全聽任教師灌輸,而是一種較為自覺的方法。
那么我們探索性的學習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賢風吟古琴研究院認為,拿一首古琴樂曲的學習來講,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演奏技法、技巧,樂曲意境內涵,樂曲的音樂表現等方面。而不能僅僅局限于一紙樂譜,將樂譜上的音符與音樂等同起來。作為彈奏者,我們的任務是把樂譜轉化成樂音的流動,轉化成活的古琴音樂。而這單靠勤學苦練還不夠,更需要深刻體驗、領會古琴樂曲的內涵,在彈奏、練習中不斷探索、試驗,將某首古琴樂曲所適合的音色、力度等拿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