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避雷針的放電電流一般只有幾個微安,而一次中等的雷擊能釋放大約25~30庫倉的電。這相當于幾千根避雷針在幾十分鐘內(nèi)放電的總電量。富蘭克林指出,避雷針在雷暴期間的放電電流太小了,它的作用是把閃電引向自身,并沿著它流入大地,不讓閃電電流竄到建筑物的各部分去。
高大的建筑物較易受雷擊,然而,據(jù)國外一份資料統(tǒng)計,低矮民房受雷擊的事例還是不少的,美國每年平均有2000多戶民房遭雷擊。為此,對一般居民來說普及有關防雷的知識還是很必要的。
高層建筑物上部防側(cè)擊雷時,應至少符合第Ⅳ級防雷級別的要求,即設置不大于20 m × 20 m或24 m × 16 m的接閃網(wǎng)格,考慮利用豎向引下線和等電位連接環(huán)(水平不大于4層,即間隔3 m × 4 = 12 m)作為接閃網(wǎng)絡。當建筑物外墻的金屬窗需要做等電位連接時,也可每兩層設置水平接閃帶,分別在上下兩層的金屬窗側(cè)面預留連接板,以便等電位連接使用。
監(jiān)控防雷注意事項
1、室外信號設備盡量不要安裝避雷針,以避免引雷。
2、室外信號設備盡量不要安裝在室外避雷針及避雷塔上,以防直擊雷泄放時在信號線及設備內(nèi)部電路上產(chǎn)生強烈的感應雷。
3、當信號設備必須安裝在較高建筑物頂時,必須采用獨立的防直擊雷措施,但直擊雷地線必須與防感應雷的信號防雷器的地分開,不能直接將信號防雷器的地線與避雷帶連接。
4、為保證防雷效果,應對電源線路、電話線路等實芯線路加裝相應的防雷器,并按照標準做好等電位連接、布線、接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