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質土層
在遇到淤泥質土層等軟弱土層時,一般可用木方、木板模板等支擋,并要縮短這一段的開挖深度,并及時澆注混凝土護壁,支擋的木方模板要沿周邊打入底部不少于0.2m深,上部嵌入上段已澆好的混凝土護壁后面,可斜向放置,雙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能達到很好的支擋效果。
流砂情況較輕時
有效的方法是縮短這一循環(huán)的開挖深度,將正常的1m左右一段,縮短為0.5m,以減少挖層孔壁的暴露時間,及時進行護壁混凝土灌注。當孔壁塌落,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樁孔時,可用紡織袋土逐漸堆堵,形成樁孔的外壁,并控制保證內壁滿足設計要求。
當天挖孔,當天澆注護壁。人離開施工現(xiàn)場,要把孔口蓋好,必要時要設立明顯警戒標志。
由于土層中可能有腐殖質物或鄰域腐殖質物產生的氣體逸散到孔中,因此,要預防孔內有害氣體的侵害。施工人員和檢查人員下孔前10min把孔蓋打開,如有異常氣味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排除有害氣體后方可作業(yè)。
挖孔6~10m深,每天至少向孔內通風1次,超過10m每天至少通風2次,孔下作業(yè)人員如果感到呼吸不暢也要及時通風。
頂層護壁用直徑20mm圓鋼加設2~4個吊耳,用鋼絲繩固定在地面木樁上。
加密護壁豎向鋼筋,并讓鋼筋伸出20cm以上,與下一節(jié)護壁的豎向鋼筋及箍筋連成整體,然后再澆注成形。如果有必要,可在挖孔樁中部護壁上預留直徑200mm左右的孔洞,但該部位的地質要選擇比較堅硬的土壤,然后再將護壁與護壁外周的土錨在一起,用混凝土土樁、竹木樁都可以。這樣護壁就不會斷裂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