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勘查從廣義上可理解為地質工作,是根據(jù)經(jīng)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運用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鉆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地質勘查方法,對一定地區(qū)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chǎn)、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的調查研究工作。
大口徑鉆探方法有沖擊鉆進和回轉鉆進,在工程地質勘探中主要使用后者,其孔徑分別1150、1050、950和750MM,孔深30—60M,可以取得材心。鉆具是在現(xiàn)有設備基礎上改裝的,主要包括鉆頭、巖心管、取粉管、鉆桿等。除鉆具外,還應配備吊籠、絞國及潛水泵等必要的設備。
近年來,中國在工程地質勘探中逐漸推廣小口徑的金剛石鉆進。這種鉆進有很多優(yōu)點:能鉆進極硬的巖石,使用壽命長,鉆進效率高,巖心采取率高,且?guī)r心完整度好;孔徑均勻,孔壁光滑,鉆彎曲度??;鉆進時平穩(wěn),設備的磨損小,能量消耗少;重量輕,搬運方便等。金剛石鉆具主要包括金剛石鉆頭、金剛石擴也器、巖心卡簧及金剛石鉆進用巖心管。
聲速測井的裝置,為單發(fā)射雙接收型的。兩個接收器R1、R2的距離為L。沿井壁的滑行波到達兩個接收器的時間差為△t,具有 L △t = —— V2 △t表示聲波通過厚度為L的一段巖層所需的時間,習慣上把它換算為通過一米巖層所需的時間(叫做旅行時間),單位為μs/m。由時差△t即可求出聲波在巖層中的傳播速度V(m/s): V=-106/△t 三峽水利樞紐壩基為前震旦紀的石英閃長巖和閃云斜長花崗巖,經(jīng)大量聲波測并工作后獲得的各風化帶縱波速度值列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