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是指建筑工程化學法植筋膠植筋,簡稱植筋,又叫種筋,是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種鋼筋后錨固利用結構膠鎖鍵握緊力作用的連接技術,是結構植筋加固與重型荷載緊固應用的選擇。作用: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
植筋又叫種筋,是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種鋼筋后錨固利用結構膠鎖鍵握緊力作用的連接技術,是結構植筋加固與重型荷載緊固應用的選擇?;瘜W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墻體巖石等基材上鉆孔,然后注入高強植筋膠,(注:高強建筑植筋膠大致分為注射式植筋膠和桶裝式植筋膠兩種)。在插入鋼筋或型材,膠固化后將鋼筋與基材粘接為一體,是加固補強行業(yè)較常用的一種建筑工程技術。
粘鋼加固法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結構膠粘貼鋼板,以提高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
早將鋼板板直接在混凝土表面進行補強加固是南非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結構教授Fleming和King,1967年他們進行了素混凝梁外粘鋼板代替鋼筋的試驗,開創(chuàng)了粘鋼補強加固的先河。在一些試驗研究基礎上,1983年英國塞菲爾大學成功地用粘鋼加固技術加固了一座公路橋,使原來限載量110t的橋通過了500t的載重卡車。我國個采用粘鋼加固的工程是于1978年完成的遼陽化纖總廠變電所大樓的承載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開創(chuàng)了我國粘鋼加固的先例。
1、粘鋼加固的方法本身在橋梁加固過程中所用的主要材料有鋼板、膠粘劑,輔助的材料有(膨脹)螺栓等。
2、鋼板
鋼板一般選用A3鋼板,工業(yè)中常用的3號鋼或者16Mnq鋼板均可,厚度一般在2~6mm之間,可根據(jù)工程實際需要設計確定,特殊情況時可適當加厚,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相應行業(yè)及有關規(guī)范的要求。
3、粘膠劑
粘膠劑種類很多,主要有JGN(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YJS-1(冶金建筑研究總院)、ET(蘇州混凝土制品研究所)、WSJ(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等系列產品,各種粘膠劑的各項性能指標可查閱相關書籍或者直接向有關企業(yè)索取,其中特別的是JGN系列中的JGN-(A)粘膠劑是專為橋梁動(周期性)荷載而研究設計的產品,盡管其抗疲勞等性能需在工程實踐中檢驗,但它的出現(xiàn)仍必將促進粘鋼加固方法在橋梁加固工程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