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技巧
打空調眼一般要求是水平,但是空調眼基本都是室內高一些室外低一些,是有坡度的,空要斜著向下開點是為了便于出冷凝水和放雨大后雨水順墻體倒灌進屋內。
還有的是,新房先打好,免得以后打弄壞墻面
植筋又叫種筋,是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種鋼筋后錨固利用結構膠鎖鍵握緊力作用的連接技術,是結構植筋加固與重型荷載緊固應用的選擇。化學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墻體巖石等基材上鉆孔,然后注入高強植筋膠,(注:高強建筑植筋膠大致分為注射式植筋膠和桶裝式植筋膠兩種)。在插入鋼筋或型材,膠固化后將鋼筋與基材粘接為一體,是加固補強行業(yè)較常用的一種建筑工程技術。
"植筋加固"技術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現已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它是對工程中沒有預埋鋼筋的一種有效補救措施。
粘鋼加固法是在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結構膠粘貼鋼板,以提高結構構件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
早將鋼板板直接在混凝土表面進行補強加固是南非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結構教授Fleming和King,1967年他們進行了素混凝梁外粘鋼板代替鋼筋的試驗,開創(chuàng)了粘鋼補強加固的先河。在一些試驗研究基礎上,1983年英國塞菲爾大學成功地用粘鋼加固技術加固了一座公路橋,使原來限載量110t的橋通過了500t的載重卡車。我國個采用粘鋼加固的工程是于1978年完成的遼陽化纖總廠變電所大樓的承載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開創(chuàng)了我國粘鋼加固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