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的規(guī)格不同食性也有所不同,體長2~4厘米,主要攝食橈足類和枝角類。體長5~8厘米的個體,主要攝食浮游動物以及水生昆蟲。超過8厘米以上個體,攝食軟體動物(特別喜食蚯蚓)和小型魚類等。
人工養(yǎng)殖可用鮮活動物性飼料或人工配合飼料,可將小魚、小蝦、螺肉、畜禽下腳料等動物性餌料絞碎后用土面粉作粘合劑,攪勻成團狀,放在餌料臺投喂,也可用專門配合飼料。
投飼時要做到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每天投喂占魚體重5%左右,每天兩次,上午占1/3,下午占2/3,注意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
投喂原則:根據(jù)科學放養(yǎng)數(shù)量、水質情況和不同季節(jié)等情況靈活掌握,以均勻喂養(yǎng)、充足喂養(yǎng)為主,不能千篇一律地喂養(yǎng),盡量按照科學養(yǎng)魚的“四定”“四看”原則進行投喂。
投喂量:投放到池塘的黃顙魚魚種,在開始時攝食量較少,3~5天后才能出現(xiàn)集群攝食的場面。一般認為,若投放冬片魚種,4月前的投喂量為體重的1%~3%,生長旺季為體重的5%~8%。
黃顙魚在養(yǎng)殖的過程中,水池的寬度和大小是主要的,因為一旦池塘的面積比較小,養(yǎng)殖的密度比較高,這個時候就容易導致黃顙魚的生長出現(xiàn)問題。的辦法是要注意寬度和深度,能夠保持2米左右是合適的,還要注意查看池塘當中的淤泥,一定不能夠有太厚的淤泥,否則會直接影響水中的溶氧量。在建立池塘的時候,盡量要注意靠近水源的地方,這樣換水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為了保證黃顙魚生長的正常,還可以在水中增加制氧機,這樣也能夠很好的維持水中的氧氣,對黃顙魚的生長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