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有樹種,分布于中國山西、河南西部、陜西秦嶺、甘肅南部及天水麥積山、四川北部江油觀霧山及湖北西部等地,蘇州、杭州、衡陽等地均有栽培。為生于海拔500-1800米地帶。喜光樹種,耐瘠薄土壤及較干冷的氣候;在氣候溫涼、土層深厚、肥潤的鈣質(zhì)土和黃土上生長良好。該種心材黃褐色,邊材黃白色或黃褐色,質(zhì)脆弱,紋理直,有光澤,花紋美麗,比重0.46。可供房屋建筑、家具、文具等用材;種子可食; 樹姿優(yōu)美,樹皮白色或褐白相間、極為美觀,為優(yōu)良的庭園樹種。
側(cè)柏是喬木,高達20余米,胸徑1米;樹皮薄,淺灰褐色,縱裂成條片;枝條向上伸展或斜展,幼樹樹冠卵狀尖塔形,老樹樹冠則為廣圓形;生鱗葉的小枝細,向上直展或斜展,扁平,排成一平面。葉鱗形,長1-3毫米,先端微鈍,小枝中央的葉的露出部分呈倒卵狀菱形或斜方形,背面中間有條狀腺槽,兩側(cè)的葉船形,先端微內(nèi)曲,背部有鈍脊,尖頭的下方有腺點。雄球花黃色,卵圓形,長約2毫米;雌球花近球形,徑約2毫米,藍綠色,被白粉。
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長10-15厘米,徑約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二型層皮下層,在層細胞下常有少數(shù)細胞形成第二層皮下層,樹脂道5-8個或更多,邊生,多數(shù)生于背面,腹面有1-2個,稀角部有1-2個中生樹脂道,葉鞘初呈淡褐色,后呈淡黑褐色。
另外廣大選購朋友要注意,往往苗株出圃的標準就是不但苗木枝條需要達到健壯和成熟度好,而且樹株根系也需健全,樹株須根多、無病蟲害和芽體飽滿;在起苗的時間上要在苗株的休眠期內(nèi)進行,也可以在一些雨季進行起苗;如果大家選擇是春季起苗那么就宜早不宜晚,要在苗株開始進行萌動前進行,當芽苞開放后再進行起苗,就會降低苗木的相關(guān)成活率;在進行起苗時候盡量避免傷及根部,要掌握住遠起遠挖的主旨,也不要損傷到苗株的皮層和芽眼;為了能夠達到順利起苗的目的,也可以在起苗前4天對圃地進行澆水,這樣在能有效保證苗木根系完整基礎(chǔ)上,也有效增強了苗木的抗御干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