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育苗技術
青州市永恒花卉苗木專業(yè)合作社位于江北的宿根花卉、時令草花、水生植物、綠化苗木、喬木類、灌木類、盆花種植基地,作為馬鞭草小苗批發(fā)基地,下面給大家介紹下馬鞭草育苗技術。
1.穴盤和基質選擇
馬鞭草種子細小,約40 000粒/g,育苗通常采用128或200孔穴盤,播后10 d左右發(fā)芽,整個穴盤育苗周期為40~45 d,介質可采用丹麥品氏托普進口草炭土和蛭石,確保苗壯整齊快速。
2.育苗前準備
育苗前需要對種子進行篩選,去除其中的小粒、碎粒及雜物等,并設計實驗進行發(fā)芽率及發(fā)芽勢的測定,要求選擇出發(fā)芽率高于75%且出苗整齊的較好種子。
重復利用的穴盤和基質需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者500倍液的多菌靈后使用,處理后,將基質裝入穴盤。為了保證生根和出苗整齊,穴盤內需填滿基質,但不宜壓的過實,且用刮板刮平。將裝滿基質的穴盤上下對齊疊放8層,采用按壓的方式,利用上層的穴盤底部為下層的穴盤按壓出播種坑。播種前,需將按壓好的穴盤依次擺開,準備播種。
3.播種
人工將種子點播至穴盤的播種坑中,每穴內播種2~3粒;播后用蛭石覆蓋,厚度不可超過盤面,以格室清晰可見為準;播種覆蓋完畢后,需將穴盤噴透水,直至其底部的排水孔滲出水為準,并及時覆蓋地膜,至多數幼苗出土后撤掉。
4.前期管理
出苗前注意保溫保濕,出苗后視基質狀況補水澆水,一般夏季2~3 d澆透水1次,冬季4~5 d澆透水1次。幼苗長出2片真葉后,應及時間苗,間苗前應澆透水,減少對根的傷害,利于緩苗;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營養(yǎng)面積,利于通風透光,防止幼苗徒長,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缺苗穴及時補苗,保證每穴內有1株健康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