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吊裝應該做好的幾點:
一、進場前
在起重機等搬運裝備以及搬運人員進入搬運現(xiàn)場之前,要做三項核對。一是核對裝備,確保起重機、叉車等工況正常。二是核對人員,確保搬運人員都佩戴了防護工具,特別是帽。三是核對文件。檢查搬運團隊是否有吊裝方案,并且已經(jīng)對吊裝方案熟悉和了解。
二、 吊裝前
在正式進行設備吊裝之前,要求團隊的負責人,再次對現(xiàn)場進行檢查。主要檢查內容包括起重機支腿是否完全打開、就位位置是否合適、吊裝重量是否合規(guī)、司機對吊裝線路是否明確、掛鉤和吊點是否正確等等。
三、吊裝后
在設備就位之后,搬運負責人還需要進行一次查驗。包括設備是否完全就位、被吊裝設備有誤損壞、包裝是否為完好、人員是否就位等等。如上檢查完畢之后,地面人員進行對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
四、離開前
在完成設備吊裝任務,裝備和人員離開前,吊裝負責人還需要做這樣幾件事。一是要求搬運人員對搬運造成的垃圾進行清理,例如包裝木材、路面污泥等等。二是與客戶進行確認,確認是否完成工序。三是響應客戶的其它要求,并且做出相應的解答,確??蛻魧Ψ召|量滿意。
我們知道起重機的起重量,隨幅度變化而變化,同一臺起重機,幅度不同,其起重量也不同。對于有支腿裝置的輪式起重機,還應以有效幅度A表示,即用支腿側向工作時,在額定起重量下,吊鉤中心垂線到該側支腿中心線的水平距離。
有效幅度反映起重機的實際工作能力;沒有使用支腿側向工作時,則工作幅度用A1(單胎)或A2(雙胎)表示。工作幅度是指在額定起重量下,起重機回轉中心軸線到吊鉤中心線的水平距離,通常稱為回轉半徑或工作半徑,用“R”表示,單位為“m”。工作幅度表示起重機不移位時的工作范圍,它包括幅度(Rmix)和小幅度(Rmin)兩個參數(shù)。
對于俯仰變幅的起重臂,當處于接近水平的水平夾角為130時,從起重機回轉中心軸線到吊鉤中心線的水平距離,為幅度:當起重臂仰到角度(一般水平夾角為780)時,回轉中心軸線到吊鉤中心線距離小,為小幅度。
在吊裝運輸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和禁忌。
1:在利用吊裝進行進行設備吊運吊卸時,一定要注意對施工現(xiàn)場地形的了解與勘查,確保吊裝作業(yè)位置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能否滿足起重機械的作業(yè)。起重機在進行設備吊裝作業(yè)時要嚴格執(zhí)行“十不吊技術規(guī)范”。
2:在使用卷揚機牽引設備時,要確保卷揚機電源線接地,是否有三級電箱。卷揚機在牽引設備運行過程中,確保鋼絲繩不打扣、折彎等現(xiàn)象,注意滑輪組與鋼絲繩索纏繞。要根據(jù)設備的重量施工場地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滑輪數(shù)量,必要時可以配上手拉葫蘆作為輔助牽引。
3:在利用千斤頂、起道機進行設備起重時,注意一定要找好找準設備的受力點,確保受力點可以承受設備的整體質量,才能保證千斤頂?shù)?。對于打起位置的地面要確保能夠承受設備的重量,對于軟質土方地面,鋪設鋼板和木方進行壓實處理。確保千斤頂起重作業(yè)的。
4:設備在用人力進行推拉和搬運時,主要找設備的受力點,特別是殼體的精密機器設備。設備在搬運時注意搬運車碾壓手腳,搬運工一定要有一定的搬運距離,確保在發(fā)生意外情況時,能夠保證自身的。
所謂吊裝是指吊車或者起升起構對設備的安裝、就位的統(tǒng)稱,是一種針對設備就位的一種專用詞。設備吊裝一般需要吊具配合進行,一般包括起重滑車、卸扣、吊環(huán)、吊鉤等。那么,在進行設備吊裝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下。1、土法施工用的滾動法裝卸移動設備,滾杠的粗細要一致,年度應比托排寬度長50cm,嚴禁帶手套填滾杠。裝卸車時滾邊的坡度不得大于20°,滾道的搭設要平整、堅實,接頭錯開,滾動的速.度不宜太快,必要時要用溜繩。
2、在安裝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后再繼續(xù)起吊。
3、用扒桿吊裝大型塔類設備時,多臺卷揚機聯(lián)合操作,必須要求各卷揚機的卷揚速度大致相同,要保證塔體上各吊點受力大致趨于均勻,避免塔體受力不勻而變形。
4、采用回轉法或扳倒法吊裝塔罐時,塔體底部安裝的鉸腕必須具有抵抗起吊過程中所產(chǎn)生水平推力的能力,起吊過程中塔體的左右溜繩必須牢靠,塔體回轉就位高度時,使其慢慢落入基礎,避免發(fā)生意外和變形。
5、在架體上或建筑物上安裝設備時,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達到安裝條件的要求。在設備安裝定位后要按圖紙的要求連接緊固或焊接,滿足了設計要求的強度和具有穩(wěn)固性后,才能脫鉤,否則要進行臨時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