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護壁采用C25混凝土,鋼筋采用HPB300;
節(jié)深約一米,澆注混凝土護筒,往下施工時以每節(jié)作為一個施工循環(huán)(即挖好每節(jié)后澆注混凝土護壁);
為了便于井內(nèi)組織排水,在透水層區(qū)段的護壁預留泄水孔(孔徑與水管外徑相同),以利于接管排水,并在澆注混凝土前予以堵塞,為保證樁的垂直度,要求每澆注完三節(jié)護壁須校核樁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頂層護壁用直徑20mm圓鋼加設2~4個吊耳,用鋼絲繩固定在地面木樁上。
加密護壁豎向鋼筋,并讓鋼筋伸出20cm以上,與下一節(jié)護壁的豎向鋼筋及箍筋連成整體,然后再澆注成形。如果有必要,可在挖孔樁中部護壁上預留直徑200mm左右的孔洞,但該部位的地質(zhì)要選擇比較堅硬的土壤,然后再將護壁與護壁外周的土錨在一起,用混凝土土樁、竹木樁都可以。這樣護壁就不會斷裂脫落。
施工中抽水、照明、通風等所配電氣設備應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供電線路要用三蕊橡皮線,電線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并經(jīng)常檢查電線和漏電保護器是否完好。
從孔中抽水時排水口應距孔口5m以上,并保證施工現(xiàn)場排水暢通。
地下水量不大時
可選用潛水泵抽水,邊抽水邊開挖,成孔后及時澆筑相應段的混凝土護壁,然后繼續(xù)下一段的施工。
水量較大時
當用施工孔自身水泵抽水,也不易開挖時,應從施工順序考慮,采取對周圍樁孔同時抽水,以減少開挖孔內(nèi)的涌水量,并采取交替循環(huán)施工的方法,組織安排合理,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對不太深的挖孔樁
可在場地四周合理布置統(tǒng)一的輕型管井降水分流,對基礎平面占地較大時,也可增加降水管井的排數(shù),一般可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