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的合理選用及種植,園林景觀設計植物的合理選用及種植,拋棄堆砌及大面積地被種植的做法。在進行綠化種植時應定位為創(chuàng)造一個清新疏朗、自然簡潔的開放型生態(tài)綠地,即以疏林草地、配合適量的灌木、地被以及配合人造微地形營造植物景觀設計。采用疏密相間的手法布置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態(tài),形成起伏有致,收放有序的天際線和林冠線。通過不同品種植物的搭配,形成春花爛漫、夏日濃陰、冬季有綠的豐富植物景觀。大量使用鄉(xiāng)土樹種,效果好、易生長、好管養(yǎng)的植物。少用、甚至不用難管養(yǎng)、無遮陰效果、難移植的植物,如棕櫚科植物、胸徑很大的大樹等。
水景觀設計的創(chuàng)造及合理利用,“園無水而不活”,水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靈魂。水景常常是園林景觀設計中點睛之作,但水景觀的建造成本較高,而且會給物業(yè)管理帶來很多問題,因此,水景設計集中在主要的出入口、居民集中活動的區(qū)域,其他區(qū)域應該嚴格控制水景的規(guī)模,提高水景觀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無論是在東方或是西方人眼中,景觀設計都是一個美麗的概念,對于景觀設計來說,哪怕是同一景觀設計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觀是人類的棲息地,景觀設計是人類的工藝品,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tǒng),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tài),景觀是歷史,景觀設計是美的。我們可以從景觀與人的物我關系與景觀設計的藝術性、科學性、場所性及符號性入手,來認識景觀設計。
地形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園林中的地形是具有連續(xù)性的,園林中的各組成部分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彼此不可能孤立而存在。因此,每塊地形的規(guī)劃既要保持排水及種植要求,又要與周圍環(huán)境融為一體,力求達到自然過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