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收藏百態(tài)體現人文關懷”,準確的節(jié)目定位是打造品牌的基礎。《》不是翻故紙堆,崇古,媚古,而是在傳承文明的回首中,尋求古典文化的現代表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化談話節(jié)目,而是以鑒寶為載體,尋求抽象文化的形象表達;用大眾參與的方式、故事化和情感化的處理,實現厚重文化的輕松表達。
《》在全國收藏欄目中率先引入市場概念,邀請活躍于國內外拍賣行和古玩市場、具有鑒定能力的業(yè)內人士擔任市場觀察員,評估藏品,解析市場風云,靠文化內涵贏得欣賞,而不是以價格為噱頭吸引眼球。
河南電視臺的通過撥打報名熱線電話,通過海選的方式就可以參加。海選排號從當天上午7:30開始,1-400號預計上午鑒定;401-800號預計下午鑒定。歡迎來電咨詢,河南觀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您服務。
《》自2004年1月4日在衛(wèi)星頻道開播以來,依托河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以新穎的節(jié)目形式、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的個性特征,深受觀眾的喜愛。多年來,《》始終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思路,不斷對節(jié)目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使其更好的貼近百姓生活。
2008年10月,《》進行了從形式到內容的全新改版。這次改版效果社會反響強烈,每一期節(jié)目播出后,欄目組都能接到上千個要求參與節(jié)目的。每兩周舉行一次的鑒寶活動,都有來自各地的近千名群眾參與。這些人員60%來自外省,其中也有喜愛文化的外國友人;新浪、酷六、暴風影音等多家國內與欄目要求合作;開播5年,數萬名群眾參與了欄目組織的文化活動;包括電視劇在內的同時段節(jié)目收視率排位中,《》隱居同時段電視節(jié)目4-6位。改版后,《》在收藏欄目中個引入市場概念,邀請活躍于國內外行和古玩市場、具有鑒定評估能力的業(yè)內人士擔任市場觀察員進行評估。在節(jié)目風格上,《》強調鑒寶活動、人、鑒定專家、市場觀察員、持寶人、觀眾六位一體,良性互動。
標準盤口折沿,弧腹,淺圈足,足底斜角無釉,式樣大器。盤內青花巧繪有三組紋飾。主紋飾繪以回首龍紋,兩眼怒視,由天而降,張牙舞爪,矯健曲身,翻騰旋飛于天際,戲以火焰龍珠。內墻繪纏枝西番蓮紋六朵,口沿間繪以忍冬紋,外墻沿下畫有變體蓮瓣紋一周。元代青花瓷器,存世極其稀少珍貴。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土耳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博物館世界僅有二百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