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成色的黃金,其顏色和光澤和各不相同的,通過長期的觀察分析,總結出了黃金(清色金)成色口訣――“七青、八黃、九帶赤(或九口赤),四六不呈金”。
七青,是指七成(含金70%)的黃金所呈現(xiàn)出來的顏色為青黃顏色。
八黃,是指八成(含金80%)的黃金所呈現(xiàn)出來的顏色為正黃色。
九帶赤,是指九成(含金90%)的黃金所呈現(xiàn)出來的顏色為正黃中的顏色為赤黃金。
四六不呈金,是指成色低于六成(含成60%)的黃金,所呈現(xiàn)出來的顏色已不是黃金所具備的顏色了,六成以下的黃金為白中微黃色,四成以下的黃金,其顏色則完全泛白了。
根據(jù)黃金的顏色,光澤判斷黃金的成色,是鑒定黃金成色的可靠的簡單方法。
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商家還研制生產(chǎn)出各種顏色的“彩色金”。彩金就是在黃金中配以各種其它金屬如:鋁、銀、鎘、鈀等,使首飾呈現(xiàn)出紫紅、粉紅、藍、綠、灰等顏色。彩金就是K金。如我們通常所見的18K白金,人們往往會認為是鉑金的一種,其實18K白金為含金75%、含銀10%、含鋅10%、含鎳5%的白色黃金,港澳亦稱“大成K白金”,或“33千金”,只因外觀與白金首飾相似,人們往往混淆,只要仔細觀察標記就不難將二者分開。
有的金首飾上打有文字標記,其規(guī)定為: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0‰。
我國對黃金制品印記和標識牌有規(guī)定,一般要求有生產(chǎn)企業(yè)代號、材料名稱、含量印記等,無印記為不合格產(chǎn)品。國際上也是如此。但對于一些特別細小的制品也允許不打標記。
一般而言,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首飾都會在適當?shù)奈恢么蛏蠌S家代號(或商標)、材料成色等印記,因此消費者在購買K金首飾時,首先可以看印記;如果是鑲鉆首飾還要仔細查看鉆石的鑒定證書。其次,用手摸摸焊接處、邊角處是否光滑、均勻。第三,可以試戴,尤其是項鏈。K金項鏈的鏈扣通常是圓形的,試戴時可以試試鏈扣是否牢固,彈簧的彈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