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Laptop),簡稱筆記本或筆電。
它又稱為“便攜式電腦,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或膝上型電腦”,其特點是機身小巧。比臺式機攜帶方便,是一種小型、便于攜帶的個人電腦。它通常重1-3公斤。
當前發(fā)展的趨勢是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功能越來越強。
為了縮小體積,筆記本電腦采用了液晶顯示器(也稱液晶LCD屏)。除鍵盤外,還裝有觸控板(Touchpad)或觸控點(Pointing stick)作為定位設備(Pointing device)。
該類筆記本電腦擁有超小的體積,相對普通輕薄型機種更輕更薄更易于攜帶,甚至可以隨意放進隨身的包袋中。由華碩EPC始創(chuàng)的上網本,以及在2011年末英特爾力推的超極本Ultrabook,以及小眾的UMPC、MID等,都歸為這一類。上網本一般配備12英寸以下的LCD顯示屏;當尺寸低于10英寸時,稱為UMPC;低于5英寸時,稱為MID。絕大多數(shù)上網本都是用IntelAtom N270/N280處理器,部分會選擇其他的Atom和威盛的中國芯。
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用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聚碳酸酯PC 和ABS工程塑料。鋁鎂合金: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鋁鎂合金質堅量輕、密度低、散熱性較好、抗壓性較強,其硬度是傳統(tǒng)塑料機殼的數(shù)倍,但重量僅為后者的三分之一。鋁鎂合金成了便攜型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材料,大部分廠商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均采用了鋁鎂合金外殼技術。缺點:鎂鋁合金并不是很堅固耐磨,成本較高,比較昂貴,而且成型比ABS困難。鈦合金:鈦合金與鎂合金除了摻入金屬本身的不同外,的分別之處,就是還滲入碳纖維材料,無論散熱,強度還是表面質感都優(yōu)于鋁鎂合金材質,加工性能更好。關鍵性的突破是強韌性更強、而且更薄。鈦合金厚度只有鎂合金的一半,可以讓筆記本電腦體積更嬌小。鈦合金缺點就是十分昂貴。碳纖維:碳纖維既擁有鋁鎂合金高雅堅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它的外觀類似塑料,但是強度和導熱能力優(yōu)于普通的ABS塑料。據(jù)IBM公司的資料顯示,碳纖維強韌性是鋁鎂合金的兩倍,而且散熱效果。若使用時間相同,碳纖維機種的外殼摸起來不燙手。碳纖維的缺點是成本較高。此外,碳纖維機殼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接地不好,會有輕微的漏電感。聚碳酸酯PC:是筆記本電腦外殼采用的材料的一種,它的原料是石油,從實用的角度,其散熱性能也比ABS塑料較好,熱量分散比較均勻,它的缺點是比較脆,一跌就破,我們常見的光盤就是用這種材料制成的。不管從表面還是從觸摸的感覺上,這種材料感覺都像是金屬。如果筆記本電腦內沒有標識的話,單從外表面看不仔細去觀察,可能會以為是合金物。ABS工程塑料:在化工業(yè)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優(yōu)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wěn)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ABS樹脂優(yōu)良的加工流動性。所以能保持其優(yōu)異的性能,以及保持塑料與一種酯組成的材料的成型性。的缺點就是質量重、導熱性能欠佳。ABS工程塑料由于成本低,被大多數(shù)筆記本電腦廠商采用。
顯卡有集成顯卡,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之分。集成顯卡是將顯示芯片、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做在主板上,與主板融為一體;集成顯卡的顯示芯片有單獨的,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芯片中;一些主板集成的顯卡也在主板上單獨安裝了顯存,但其容量較小,集成顯卡的顯示效果與處理性能相對較弱,不能對顯卡進行硬件升級,但可以通過CMOS調節(jié)頻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實現(xiàn)軟件升級來挖掘顯示芯片的潛能;集成顯卡的優(yōu)點是功耗低、發(fā)熱量小、部分集成顯卡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卡。但是,很多游戲對顯卡有相當大的需求,像是一些大型的單機或網絡游戲,集成顯卡并不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