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一種無機膠結劑,經水化反應后可形成堅硬的水泥塊,能將砂、石等骨料牢固地凝結在一起。水泥固化有害廢物就是利用水泥的這一特性。常用作固化劑的水泥有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
常用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是用石灰石、黏土以及其他硅酸鹽物質混合在水泥窯中高溫下煅燒,然后研磨成粉末狀而成。它是硅、鋁及鐵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硅酸二鈣和硅酸三鈣。在用水泥穩(wěn)定化時,是將廢物和水泥混合起來,如果在廢物中沒有足夠的水分,還要加水使之水化。水化以后的水泥形成與巖石性能相近的、整體的鈣鋁硅酸鹽的堅硬晶體結構。這種水化以后的產物,被稱為混凝土。廢物被摻入水泥的基質中,在一定條件下,廢物經過物理、化學的作用更進一步減少它們在廢物-水泥基質中的遷移率,如形成溶解性比金屬離子小得多的金屬氧化物。人們還經常把少量的飛灰、硅酸鈉、膨潤土或專利產品等活性劑加入水泥中以增進反應過程。終依靠所加藥劑使粒狀的物質變成了黏合的塊,從而使大量的廢物穩(wěn)定化/固化。
水泥固化工藝較為簡單,通常是把有害固體廢物、水泥和其他添加劑一起與水混合,經過一定的養(yǎng)護時間而形成堅硬的固化體。固化工藝的配方是根據水泥的種類處理要求以及廢物的處理要求制定的,大多數情況下需要進行專門的試驗。對于廢物穩(wěn)定化的基本要求是對關鍵有害物質的穩(wěn)定效果,它基本上是通過低浸出速率體現的。除此之外,還需要達到一些特定的要求。影響水泥固化的因素很多,為在各種組分之間得到良好的匹配性能,在固化操作中需要嚴格控制以下的各種因素:
因為大部分金屬離子的溶解度與pH有關,對于金屬離子的固定,pH有顯著的影響。當pH較高時,許多金屬離子將形成氫氧化物沉淀,而且pH高時,水中的碳酸根濃度也高,有利于生成碳酸鹽沉淀。應該注意的是,pH過高,會形成帶負電荷的羥基絡合物,溶解度反而升高。例如:pH9時,則形成Cu(OH)3-絡合物,溶解度增加。許多金屬離子都有這種性質,如Pb當pH>9.3時,Zn當pH>9.2時Cd當pH>11.1時,Ni當pH>10.2時,都會形成金屬絡合物,造成溶解度增加。
以水泥為基本材料的固化技術適用于處理無機類型的廢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屬污染物的廢物。由于水泥所具有的高pH,使得幾乎所有的重金屬形成不溶性的氫氧化物或碳酸鹽形式而被固定在固化體中。研究指出,鉛、銅、鋅、錫、鎘均可得到很好的固定。但汞仍然主要以物理封閉的微包容形式與生態(tài)圈進行隔離的。要想地估計某種特定的廢物是否能夠被有效地固定于水泥結構之中是相當困難的。對于重金屬水泥固化過程的化學機理,關于鉛與鉻研究得較多。研究結果指出,鉛主要沉積于水泥水化物顆粒的外表面,而鉻則較為均勻地分布于整個水化物的顆粒之中。
另一方面,有機物對于水化過程有干擾作用,減小終產物的強度,并使得穩(wěn)定化過程變得困難。它可能導致生成較多的無定型物質而干擾終的晶體結構形式。在固化過程中加入黏土、蛭石以及可溶性的硅酸鈉等物質,可以緩解有機物的干擾作用,提高水泥固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