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稀有金屬在物理-化學性質上近似而不容易分離成單一金屬。過去制取和使用得很少,因此得名為稀有金屬。19世紀即有稀有元素(rare elements)一詞,20世紀20年代在此基礎上定名為稀有金屬。
報道稱,電腦、充電電池、混合動力車、GPS系統(tǒng)、iPad、游戲設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每項技術幾乎都涉及這些稀有金屬元素中的至少一種。
稀有輕金屬
包括鋰Li、銣Rb、銫Cs、鈹Be。比重較小,化學活性強。
如用有機溶劑萃取法及離子交換法分離提取鋰、銣、銫、鈹、鋯、鉿、鉭、鈮、鎢、鉬、鎵、銦、鉈、鍺、錸以及鑭系金屬、錒系金屬等;用金屬熱還原法、熔鹽電解法制取鋰、鈹、鈦、鋯、鉿、釩、鈮、鉭及稀土金屬等;用氯化冶金法提取分離或還原制取鈦、鋯、鉿、鉭、鈮和稀土金屬等;用碘化物熱分解法制取高純鈦、鋯、鉿、釩、鈾、釷等。真空燒結、電弧熔煉、電子束熔煉、等離子熔煉等一系列冶金技術已經大量用于提煉稀有金屬,特別是稀有難熔金屬。區(qū)域熔煉技術已是制取高純度稀散金屬和稀有難熔金屬的有效手段。
鍺是在19世紀末發(fā)現(xiàn)的。在電子工業(yè)中“找到”主要應用前的幾十年中,它只是科學上的一種“稀罕物”;但在這方面的應用又被其它元素,主要是硅所取代。目前,這種灰白色的、硬而脆的元素主要應用于光學系統(tǒng)中和生產塑料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