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一種貴金屬,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金的化學穩(wěn)定性很高,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不必擔心會氧化變色。即使是在熔融狀態(tài)下也不會氧化變色,冷卻后照樣金光閃閃。密度大,手感沉甸。
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于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tǒng)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于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用文字表達黃金的純度
有的金首飾上打有文字標記,其規(guī)定為:
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千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9‰
有的則直接打上實際含金量多少。
測比重。
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fā)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里面有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