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保養(yǎng)
1.每工作150小時后應檢查潤滑情況,減速箱上面的油杯不得缺油,源通榨螺軸調整螺桿內軸承應從調整螺桿孔內抽出加注黃油一次,嚴禁干磨。
2.各潤滑部位應防止灰塵和其他雜質侵入,每年需檢查減速箱的機油質量一次,如發(fā)現變質,應更換全部機油。
3.當壓榨量降低,出餅或出油不正常時,應將榨螺軸抽出,檢查榨螺、榨條、出餅頭、出餅口的磨損情況,磨損零件要及時更換。
4.每班工作結束后,應清除機內殘餅,擦干凈機器表面灰塵油垢。
5.生產季節(jié)結束后長期存放時,應進行一次保養(yǎng),并將榨螺、榨條、出餅頭拆洗重裝涂油,放在干燥處。
6.每次榨油結束后,要把螺旋軸解下清洗殘渣,同時用干布和棉簽棒擦洗旋轉口,防止堵塞。
大豆榨油機操作的注意事項及加工流程
壓榨大豆時常出的問題:
利用螺旋榨油機榨大豆制油時,不論冷榨或熱榨,由于操作不當或油料含水份調整不宜,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
一、壓榨時出現跑渣現象,螺旋榨油機,在壓榨油料時,若有少量的跑渣現象,也屬于正?,F象(跑渣允許達5%)。若跑渣量大,則需要進行調整。從油料方面看,油料含水份不當,太干或太濕,都會發(fā)生跑渣現象,油料太濕,條排跑查為片狀,出餅較軟手一握成團狀,流油中有白泡沫。若油料太干,條排跑渣為粉狀,出餅發(fā)白成粉,流油不暢,榨膛內出油間隙應少些。即條排裝的時候要緊些,后一根條排要用手錘打人,對100型榨油機園排壓緊絲母應上緊些。
二、壓榨大豆時出現回油現象:即料斗內有油存在。對于壓榨大豆,很少出現回油,因為回油是壓榨含油較高的油料時容易產生的現象。
條排間隙過?。?即條排上的緊),應用墊子調整條排間隙,若是100型榨油機,除調整條排間隙外,還要放松一下壓緊絲母,加大園排流油間隙。
三、出餅不順,或不出餅,也不進料:
出現不進料又不出餅現象,主要是新機初用時,未經磨合,使用不當所致,(有時料斗堵塞造成撥料螺撥葉子上翻致使不進料),當油料含水份不當時應加以調整。若不屬于水份的問題,則新機使用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應緩慢控制進料,待機溫升達80度以上時方可進入正常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