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鋼琴培訓學校在課堂上,老師問:“這個音是什么,應該彈幾拍?"學生應該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是“父母全權包辦型”,看到孩子能把他們的沉默苦思冥想,焦慮。有時,即使父母不直接回答,孩子也會給他們幫助。孩子們通常在家里練習,這些問題都是父母告訴的答案,沒有思考和努力。家長在孩子的鋼琴彈奏過程中過多,會使孩子養(yǎng)成依賴性,不愿意主動學習,所以效率也大大降低。
不同的速度:如:松弛(漸慢漸強),(漸弱)、速度慢(漸快)(緊湊)等,逐漸加快。不同的速度變化直接影響音樂的效果。因此,在進行工作時,要把握不同的速度要求,盡可能地表達工作的初衷。當我們準備展示一件作品時,我們成人鋼琴教育可以通過直覺、標題、標記或通過分析音樂的性質來體驗它。作品的音樂性分析是通過把握不同的音樂特征,結合自身的音樂感覺,生動地表現(xiàn)作品。同時還必須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只有把音樂目標與技術手段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完美的音樂效果。
盡管兒童在音樂的很多方面都天生敏感,例如對于“不和諧”的音,或者不符合音樂結構的樂句,他們不經(jīng)過學習就能感知到。但是對于一首樂曲的感性認知、音樂體系、符合文化習慣的音樂結構等有關音樂的其他重要方面,就一定要等到一定年齡之后才能學到。
鋼琴是固定音高樂器,而學習視唱練耳本身又離不開鋼琴,因此,學習鋼琴除了學習演奏技術以外,還能增強與培養(yǎng)視唱練耳的綜合能力,從這個角度看,學刀鋼琴又是培養(yǎng)固定音高概念的基礎。在我國數(shù)以萬計的鋼琴學習者中,無論是從年齡還是從素質上看,他們大都具備掌握固定音高的條件,然而從目前的現(xiàn)狀看來,真正掌握固定音高的兒童畢竟是極少數(shù)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大多數(shù)學生敏乏這方面的訓練或是訓練方法不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