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掛和展示書畫時要謹(jǐn)慎從事,懸掛書畫時一定要一手持畫杈挑住畫繩,一手托住書畫未展開部分,然后慢慢的放開來將書畫掛起,取下畫衩,展開書畫時要一人牽引畫繩,另一人兩手持軸頭將書畫展開,切忌兩手向上持書畫中間部分.否則,手五指會將書畫劃出折痕,對于無軸頭的書畫的書畫作品,展示時用兩指夾住,使畫件從指縫中通過,此外,還應(yīng)注意書畫不宜長期懸掛,掛一段時間后要卷起收藏一段時間,對久存的書畫要定期掛起來通風(fēng).
字畫裝裱藝術(shù)是我國古代寶貴的藝術(shù)遺產(chǎn)之一。它是伴隨我國書畫藝術(shù)而發(fā)展起來的別具一格的特技工藝,歷史悠然,技藝精湛,正是有了字畫裝裱藝術(shù),方使我國歷代書畫藝術(shù)珍品得以裝潢鑲裱,珍藏永遠(yuǎn)。 其主要包括對紙絹質(zhì)地的書法、繪畫的托裱、裝潢,古舊字畫的去污、揭補等等。過去有的稱這些工作為“裝褫”、“裝潢”、“裝池”,有的叫“裱褙”、“裱畫”、“書畫裝裱”、“字畫裝裱”,也有的稱之為“裝禙裱軸”。
畫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jì),探險家在埃及墳?zāi)怪邪l(fā)現(xiàn)了法尤姆木乃伊肖像仍然保持著它的木質(zhì)畫框,這說明了法尤姆木乃伊肖像原本是掛在主人家隨后作為陪葬物入葬的。眾所周知,古代的埃及人和希臘人大多在陶瓷或墻壁上作畫,而個木制畫框卻是在12、13世紀(jì)的歐洲。
國畫框的裝裱標(biāo)準(zhǔn) 一、裱工精細(xì):鑲縫及各種接縫相等。畫心與鑲料裁切齊準(zhǔn),不傷畫意。印章、落款不走形。天地桿配裝合適包粘緊實。砑背光亮。整個裱件厚薄適度、柔軟手感好。 二、舒展大方:裱件的尺寸,長寬比例合理,既要考慮人們的觀賞習(xí)慣,又要適合陳列的要求。 三、色調(diào)諧調(diào):畫裱之后,要有整體感。冷(藍(lán)、綠、紫等色)暖(紅、橙、黃等色),適度,深淺得當(dāng)。 四、平整潔凈:畫心光潔不沾污,色無脫落,墨無洇散。關(guān)于裱件平整與否,是人們談?wù)摱?、接觸廣的話題。單從觀賞效果講,平整與否,能夠說明裝裱水平的某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