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這玩意到底有沒有用。
首先,MBA肯定是有用的,如果完全沒有用,那也不會年年擴招而且學費還越來越貴。
國內名校的MBA學費已逾四十萬元,但報名者仍然有增無減。
然后,你要搞懂這些東西到底是干嘛的。
MBA,全稱是工商管理碩士,簡單點說,是教你怎么在企業(yè)里管人的。
MPA,全稱是公共管理碩士,簡單點說,是教你怎么在政府里管人的。好厲害,原來這是一個專門學習管人的專業(yè),那我是不是學完之后就能去管人了呢?
想的美哦,別說你只是管理學碩士,就算你是管理學博士,你想靠這個當管理層也是癡人說夢。
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是老板,你現(xiàn)在缺一個管理層,這時候來了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人,就掏出一個MBA學歷證書,你敢讓他去管你的員工嗎?
我寧可從基層員工里隨便提拔一個,都不會要這個外來和尚的。一直以來,MBA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從來就不能雪中送炭。
花費20萬讀MBA,你能收獲什么?學歷、管理知識和人脈資源。
首先,你可以刷學歷,把你的本科學歷提升到碩士。
MBA是國內容易讀的碩士,但他確實是正經(jīng)的碩士文憑。
如果你想找一份新工作,而且新工作需要把碩士學歷作為硬門檻,那這東西還是挺有用的。
如果你不想找一份新工作,那這個學歷一點用都沒有。
畢竟,學歷只是個敲門磚,敲開門之后就是一張廢紙。
任何公司招人,都只看能力,不看學歷。
之所以招人的時候以學歷為主要標準,是因為你的能力短期看不出來,需要長期接觸和磨合才能觀測到。
所以我們招聘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標準來測量能力,誤差小的,就是學歷。
但是等你入職之后,升職加薪誰還看你學歷,肯定看你的業(yè)績和能力啊,清華博士畢業(yè)完全有可能被大專生給干下去。
老板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沒有業(yè)績,哪怕頂著博士的名頭,也不可能加薪,說不定連現(xiàn)在的工資都保不住。
然后就是管理知識了,這個東西的作用,那就見仁見智了。
有人覺得有用,有人覺得沒用。如何選擇企業(yè)方向、如何進行團隊建設、如何進行市場融資。
你花幾百塊錢把教科書買回家慢慢琢磨,其實也能吸收到不少知識。
當然,如果你去聽課,吸收的肯定更多,但多出的那點知識,不值6.8萬這么多。
一個作用,就是人脈資源了。
舉世公認,MBA的作用就是這個。
在讀MBA的時候結交的同學,幾乎都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大家互相聊一聊,就能碰撞出無數(shù)的靈感,以后也可以互相幫忙。
這就是人脈,人脈的確是挺有用的。但是你要記住,人脈只在相鄰圈層中產(chǎn)生。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身家百萬,你多和身家千萬的人做朋友,不可能和身家上億的人做朋友。
如果我今天讓馬云和你在一桌吃個飯,互相加個微信,你覺得馬云就是你的人脈了嗎?
別開玩笑了,過幾天他就忘了你是誰了。
因為馬云可以幫你很多,但你不可能幫到馬云什么。
但如果身家百億的老總和馬云在一起吃個飯,那雙方就完全有可能互相結交為人脈,因為大家彼此將來是有可能互相幫助的。
絕大多數(shù)MBA的學員,不是管理層就是老總,對他們來說,學歷鍍金、學點知識,交點人脈這三點都很有用。
讀MBA,對他們來說,超值!
亞城大畢業(y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