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等級:主要包括建筑防水等級、儀器儀表防水防塵等級兩種。
主要是根據(jù)建筑物的性質(zhì)、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結構特點和防水層耐用年限來確定的。
在劃分防水等級時綜合考慮了以下幾種情況:①滲漏后會造成巨大損失,直至人身傷亡;②滲漏后會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③滲漏后會造成一般經(jīng)濟損失;④滲漏后會影響美觀。防水等級是根據(jù)建筑物的性質(zhì)、使用功能要求、重要程度、可使用年限來確定的防水保護功能的級別。防水等級的劃分綜合考慮了滲透后是否會造成重大損失(人員傷亡、經(jīng)濟損失程度),滲透后是否會影響美觀等因素。
根據(jù)國際工業(yè)標準防水等級IP和日本工業(yè)標準的JIS防水等級是相近的,總共分為9個等級,即0-8級。通常用IPxx來表示防塵防水等級。
一、屋面工程
現(xiàn)有問題及原因:
1、屋面剛性層網(wǎng)狀裂紋,裂紋較寬;
2、屋面剛性層成品保護不到位被污染;
3、屋面剛性層分隔縫設置不規(guī)范,未嵌油膏(普遍現(xiàn)象);嵌縫部位油膏鼓泡;建議整改方案:
1、鑿除開裂部分,重新恢復;
2、重新設置分隔縫,油膏封閉;
3、面層重新找坡。
家庭裝修一直都是大家費心費力的事情,在裝修施工中防水是水電管線以外主要的,看似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是一旦沒有做好,返工費力不說,還會鬧的鄰里之間不融洽。防水師傅施工水平參差不齊,我們怎么確定師傅達到施工要求呢?步基層清理
做防水的步首先便是找平,所謂的找平是把原本凹凸不平的地面把它做平后再做防水的施工,找平之前會把表面的灰塵雜質(zhì)進行清理。保證后續(xù)施工的整潔與防水效果。第二步易漏部位預先刷防水
往往衛(wèi)生間的漏水問題大多會出現(xiàn)在墻邊、角落或是排水管邊緣。老師傅做正式的防水前先要用防水涂料對這些地方做一下防水。這樣可以使得容易滲漏的地方防水性更好,避免日后發(fā)生隱患。第三步做正式防水
這項是關鍵的一步。不僅要均勻在地面上涂刷防水涂料,還要在四周的墻壁上方30厘米到50厘米的距離。另外淋浴區(qū)也要做到不少于一米八高的防水。特別要注意墻面與地面連接處一定要均勻緩慢的涂刷,不可留絲毫的縫隙。第四步養(yǎng)護與試水實驗
在涂刷完防水涂料以后要保持一段時間,讓涂料與基層充分的粘合后,進行24小時閉水實驗,但有些時候滲漏問題是需要經(jīng)過一到兩天的,所以是做到48到72個小時。并且在實驗完成以后一定要去檢查樓下的頂棚,看看有無滲水的蛛絲馬跡。另外如果是下沉式衛(wèi)生間一定要注意做好回填前的防水,這比地面的防水層要重要許多。如果這里做得好,即便是上面的防水層不是那么完美也不會出現(xiàn)滲漏的情況。
衛(wèi)生間裝修防水技巧
1、一定要做墻面防水,在鋪墻面瓷磚之前,做好墻面防水。一般防水處理中墻面要做30厘米高的防水處理,但是非承重的輕體墻,就要將整面墻做防水,至少也要做到60厘米高。
2、墻與地面之間的接縫及上下水之間的管道地面接縫處,是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一定要督促好工人處理好這些邊邊角角,防水涂料一定要涂抹到位
o
3、重鋪地磚要做地面防水如需更換衛(wèi)生間原有地磚,將原有地磚鑿去后,一定要先用水泥砂漿將地面找平,再做防水處理,這樣可以避免防水涂料因厚薄不均而造成滲漏。在做防水之前,一定要將地面清理干凈。
4、盡量不破壞原有防水層在新交付使用的樓房一般地面都做了防水層,所以,不破壞原有的防水層一般是不會發(fā)生滲漏的。
5、要求裝修隊給衛(wèi)生間的上下水管一律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起向上刷10至20厘米的防水涂料,然后地面再重做防水,加上原防水層,組成復合性防水層,以增強防水性。
6、墻內(nèi)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施工過程中在管道、
地漏等穿越樓板時,其孔洞周邊的防水層必須認真施工。墻體內(nèi)埋水管,做到合理布局,鋪設水管一律做大于管徑的凹槽,槽內(nèi)抹灰圓滑,然后凹槽內(nèi)刷防水涂料。
7、用24小時“蓄水試驗”驗收防水,在防水工程做完后,封好門口及下水口,在衛(wèi)生間地面蓄滿水達到一定液面高度,并做上記號,24小時內(nèi)液面若無明顯下降,特別樓下住家的房頂沒有發(fā)生滲漏,防水就做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