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投資分為實物投資和電子盤交易投資。
其中實物投資是指投資人在對貴金屬市場看好的情況下,低買高賣賺取差價的過程。也可以是在不看好經濟前景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一種避險手段,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電子盤交易是指根據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市場價格的波動變化,確定買入或賣出,這種交易一般都存在杠桿,可以用較小的成本套取較大的回報。
隨著通貨膨脹威脅的加劇,全球經濟形勢的動蕩,以及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具有避險保值功能的貴金屬投資需求呈現出爆發(fā)式的增長趨勢。由于貴金屬的變現性和保值性高,可以抵御通脹帶來的幣值變動和物價上漲。
黃金期貨
黃金期貨的購買和銷售,都是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購回與先前合同相同數量的合約,也就是平倉,無需真正交割實金,每筆交易所得利潤或虧損,等于兩筆相反方向合約買賣差額。
黃金
黃金
黃金期貨合約只需10%左右交易額的定金作為投資成本,具有較大的杠桿性,所以黃金期貨買賣又稱“定金交易”。
黃金期貨市場交易內容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保證金、合同單位、交割月份、波動限制、期貨交割、傭金、日交易量、委托指令。
非農數據對貴金屬的影響
做過貴金屬市場的人都知道,非農對于貴金屬,特別是現貨白銀價格走勢的影響是巨大的,數據發(fā)布前后價格經常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為了讓投資者更好的在非農中獲利,我們接下來將深度分析非農數據對貴金屬的影響。
美國非農數據是跟其失業(yè)率數據一起發(fā)布的,兩個數據交相輝映,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三個方面表明了美國非農數據與該國消費市場以及經濟發(fā)展程度關系密切。因此非農數據的數值增大,則表明美國經濟走好,利好美元,而利空金銀;反之若其數值減小,則表明美國經濟陷入低迷,自然是利空美元,利多金銀。
除了金外,銀是廣泛應用于首飾制作的金屬。在首飾業(yè)中使用銀主要出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使用白銀更加經濟,二是銀具有美麗的白色,具有強的金屬光澤,用在首飾上能取得較好的光色效果。例如用銀做金剛石和其它透明寶石的支座可加強反光性,這樣使寶石首飾看起來更加明亮和鮮艷。銀在地殼中的自然儲量超過57萬噸,可開采儲量超過27萬噸。2004年,世界銀開采量為1.97萬噸,其中,秘魯3060噸,墨西哥2700噸,中國2450噸,澳大利亞2240噸,智利136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