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有著3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堪稱世界古老、神秘特色的食品制造產業(yè)之一。五糧液運用600多年的古法技藝,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等之精華,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下釀造而成。
2012年07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五糧液”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fā)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五糧液排名第326。 2019年7月,經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再審判決,濱河集團生產、銷售“九糧液”、“九糧春”等產品的行為被認定侵犯了五糧液對“五糧液”、“五糧春”所享有的商標專用權,濱河集團須向五糧液賠償經濟損失900萬元。濱河集團還被判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標有“九糧春”、“九糧液”文字或突出標有“九糧春”、“九糧液”文字的白酒商品。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fā)展指數”100榜單排名第58位。2019年12月25日,獲得2019年度人民匠心品牌獎。
由于保存不善,蟲草放在家中出現(xiàn)發(fā)霉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研究表明,霉變的物質會導致肝癌及消化道癌癥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即使用白酒、酒精浸泡也去不掉,洗曬更不可能消除,不能再食用。從藥效上來說不僅藥效已經喪失,更重要的是,即使去掉表面霉斑,內含的也去除不掉。是一種強致癌劑,動物實驗證明,致癌所需時間短只要24周,具有比較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只有在280℃以上高溫下才能被破壞。
水井坊上起元末明初,歷經明清,下至當今,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續(xù)六百余年從未間斷生產,是我國現(xiàn)發(fā)現(xiàn)的古代釀酒作坊和酒肆的實例,有力地佐證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之”的觀點。此考古發(fā)現(xiàn)被考古界、史學界、白酒界專家認定為“中國古老的酒坊”。水井坊遺址是迄今為止、完整、古老、有民族獨創(chuàng)性的酒坊,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并被國家有關部門譽為“中國白酒坊”。坊間數百年來酒坊與技藝流傳并存至今,是活著的文物,被譽為“中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由于它填補了我國酒坊遺址專題考古的空白,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
茅臺酒以本地優(yōu)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fā)酵期長,多次發(fā)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yōu)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fā)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