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有著3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堪稱世界古老、神秘特色的食品制造產業(yè)之一。五糧液運用600多年的古法技藝,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等之精華,在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下釀造而成。
2012年07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五糧液”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fā)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五糧液排名第326。 2019年7月,經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再審判決,濱河集團生產、銷售“九糧液”、“九糧春”等產品的行為被認定侵犯了五糧液對“五糧液”、“五糧春”所享有的商標專用權,濱河集團須向五糧液賠償經濟損失900萬元。濱河集團還被判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標有“九糧春”、“九糧液”文字或突出標有“九糧春”、“九糧液”文字的白酒商品。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fā)展指數”100榜單排名第58位。2019年12月25日,獲得2019年度人民匠心品牌獎。
劍南春酒,四川省綿竹市劍南鎮(zhèn)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白酒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劍南春歷史早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唐朝。據《后唐書·德宗本紀》記載,在盛唐時期劍南春被選為宮廷御酒。劍南春是現(xiàn)代中國載入正史的中國名酒,也是中國至今尚存的大唐名酒,其傳統(tǒng)釀造技藝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按配方配混五種糧食,粉碎后與一定比例的陳年老母糟(糟醅)配料,以包包曲為糖化發(fā)酵劑,在窖池中發(fā)酵周期在70天以上,雙輪底發(fā)酵時間在140d以上,采用跑窖循環(huán)、續(xù)糟發(fā)酵、分層起糟、分層蒸餾、量質摘酒、按質并壇的傳統(tǒng)工藝,經分級入庫、陶壇長期陳釀、篩選組合而成。從原料投入到產品出廠不少于5天,調味酒酒齡不少于15天。
茅臺酒以本地優(yōu)質糯高梁為原料,用小麥制成高溫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發(fā)酵期長,多次發(fā)酵,多次取酒等獨特工藝,這是茅臺酒風格獨特、品質優(yōu)異的重要原因。釀制茅臺酒要經過兩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發(fā)酵七次)、七次取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