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原則:
1.只回收正版書籍,盜版書籍無論新舊與否均不回收;
2.品相太差的書籍不回收:因為回收過來的書是再次出售的,如果內(nèi)容欠完整或品相太差會影響閱讀。
3當然珍貴資料或稀有版本品相差也要回收,因為我們不能只考慮經(jīng)濟效益也要承擔社會責任,要保護傳承文化.
舊書回收的價值不只在于它的內(nèi)容,裝幀、出版背景、收藏歷史,作者或藏家的題詞簽名都是值得玩味的地方。在舊書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些帶有圖書館貼標的舊書,這些不是的書,是各圖書館在整合、清理時淘汰出來流向市場的書。細心的淘書客甚至會在書背后的借書卡上發(fā)現(xiàn)名人借閱記錄,這種時空穿梭的體驗妙不可言。
古籍整理,是對原有的古籍作種種加工,其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閱讀利用,這就是古籍整理的涵義,或者可以說是古籍整理的領域。超越這個領域,如撰寫講述某種古籍的論文,以及撰寫對于某種古籍的研究專著,盡管學術價值很高,也不算古籍整理而只能算古籍研究。
古籍,是指未采用現(xiàn)代印刷技術印制的書籍。圖書在古代稱作典籍,也叫文獻,兼有文書、檔案、書籍三重意義。隨著時間的進展,將記事類文件加以編排,供人閱讀,并達到傳播知識經(jīng)驗的目的,便形成了一部圖書,圖書的內(nèi)容日益增多,載體趨向多元,制作技術不斷改進,為了方便閱讀,產(chǎn)生了“簡冊”、“卷軸”、“冊頁”、“線裝書”等不同的裝幀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