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的歷史:人類早期潛水確切年代無法考證。有文字記載,據(jù)《下海半英里》一書中介紹,早在公元4500年前進行的一次考古發(fā)掘中,就發(fā)現(xiàn)了鑲嵌珍珠母的珍珠。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潛水可追溯到公元2250年,夏朝皇帝曾接受由部落進貢的牡蠣珍珠貢品。中國史書《魏志倭人傳》中有描述,距今1700年前海邊漁夫潛水捕魚的場面的記載,由此可驗證人類潛水的早期活動。在米索不達文化全盛時期,阿茲里亞帝國軍隊使用羊皮袋充氣由水中攻擊敵人,算是潛水應用在軍事活動的先祖。隨著人類生產(chǎn)生活實踐,潛水方式及裝具也從原始的“狗刨式”、“扎猛子”、“寒鴉浮水”,逐漸過渡到呼吸管-氣囊-倒扣的木桶(300年前)-鼓風箱與鐘的配合使用等。早的可稱得上潛水裝具是1837年英國人賽布首次試制的通風式裝具的雛形;新中國成立初期,曾派人赴蘇聯(lián)、波蘭學習潛水及打撈并引進通風式,開放式及自攜式潛水裝具。70-80年代我國分期派遣人員赴歐美學習現(xiàn)代潛水技術,同時,引進knb系列及heliox-18b型為代表的需供式潛水裝具和飽和潛水系統(tǒng)。
水下打撈清除是指打撈水下物體的工程。包括船舶、航空器、貨物、物體等的打撈。航道、港口水域的打撈工作,主要是為了清除障礙物。打撈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涉及測量、潛水、水下切割、堵漏、水下爆破和水下焊接等相關技能。 可靠:由于水下打撈作業(yè)過程中有許多未知因素,根據(jù)這些未知因素的特點,必須以可靠為原則,在每一方面做好充分準備,避免一切手段不耐煩,一定要可靠。
注意做好熱身運動。在進行水下打撈之前,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由于氣溫低,水溫也較低,因此要注意做好熱身運動,這樣才能保證在進行水下打撈的時候不會由于冷水的突然刺激而導致抽搐,對于水下工作會有一定的影響。通過在下水做好熱身運動,而且要提前適應水下的溫度,這樣才能保證在下水打撈的時候能夠正常的進行。
水下打撈就是打撈沉沒于水中物體的工程。包括打撈船舶、落水汽車、飛行器、沉物等。在內(nèi)河、江湖航道、港口水域中的打撈作業(yè),可達到清理通航障礙物的目的。還可以減少一些基本的損失。打撈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涉及勘察測量、探摸、切割、封堵、焊接等水下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