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施工方法
建筑體漏水,那就說明是防水層處理問題,防水層外表有堅硬的瓷磚,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把外面的瓷磚撬開,再挖開防水層,重新做新的防水層,再重新鋪設瓷磚。其中人工費、材料費、所用的時間上消耗是非常大的。
好的方法
防水補漏,傳統(tǒng)的理念就是漏哪里補哪里。而防水補漏方法就是拋棄這個傳統(tǒng)的觀念,防水層漏,就在瓷磚外面做好防水防漏的工作,只要把外面的瓷磚表層做好了防水,防水效果也是一樣的。
主要技術措施
(1)地下室外墻防水采用“外防外貼(涂)法”,即直接將立面卷材鋪貼或涂料刷在防水結構上。
(2)工程樁部位柔性防水層應鋪至樁周邊,并用密封材料封嚴。樁頭面抹20mm厚聚合物水泥砂漿,超出樁身邊緣50mm寬,以覆蓋柔性防水層。聚合物水泥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工程樁樁芯的強度等級。
(3)為增強卷材的防水效果,底板施工縫處卷材橫跨施工縫鋪貼,并在兩層卷材中建附加一層寬2m的卷材。
(4)本工程地下室外墻設300mm寬后澆帶4道,其防水采用三層聚氨酯防水層夾二層玻璃纖維布作法,并與外墻防水層搭500mm.
(5)柔性防水層完成后,須及時做保護層。具體作法是在卷材防水上澆筑40mm厚素混凝土,外墻聚氨酯上刮20mm厚水泥砂漿。注意避免在已完成的防水面上鑿洞。
屋面隔離層的做法
在這里,要著重一下屋面隔離層的重要性。在酸雨較重、濕度大、腐蝕性較強的區(qū)域,一般施工單位普通做法是在找平層上刷冷底子油當做隔離層用,之后就澆剛性防水層,為保證屋面三年的保修期內(nèi)不漏水,又在剛性層上做一道二布三油防水層,工程驗收時,甲方看到屋面黑油油的又美觀,其實這樣將油膏放在面層,簡單老化,運用年限不長,三年后又來補漏。為了避免這類狀況發(fā)作,在施工中量體裁衣,揚長避短,把面上的這一層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層做在找平層與剛性層之間,既起了隔離層的效果,又不被日曬雨淋,既避免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效果。
廚房墻面防水堵漏
廚房地面是因為擔心撞擊問題而不使用剛性防水材料水泥基,而廚房墻面則不用擔心有重力撞擊的問題,只要保證能更好的進行墻面瓷磚粘貼即可,所以廚房墻面需使用剛性材料水泥基,而不選用可能會導致瓷磚脫落的柔性防水材料。
墻面與地面不同,地面只有長和寬,而墻面有長、寬、高,所以廚房墻面的防水做多高是個問題。如果材料充足,倒也可以直接涂刷到天花板,一般大家都是涂刷到1.5m處,而且也需要涂刷至少兩次,讓防水更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