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讓孩子擁有持續(xù)閱讀熱情的訣竅在于對孩子閱讀的陪伴,在于那些令人難忘的“親子共讀”時光。兒童的閱讀不是從獨立閱讀開始的,不是從自己捧起書本識字開始的,而是從聽讀開始的,從家長讀書給自己聽開始的。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知道他們的興趣和關注點所在,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并推薦此刻他們需要的書,是閱讀引導的關鍵。
1.不同孩子有不同的閱讀個性
從圖畫書閱讀起步,是比較可靠的培養(yǎng)良好閱讀趣味的方法。發(fā)現、尊重并發(fā)展兒童的閱讀個性和引導兒童的閱讀趣味并不矛盾。
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精神個體,他們的個性不同,愛好不同,閱讀興趣也是不一樣的。發(fā)現、尊重并發(fā)展兒童的閱讀個性和引導兒童的閱讀趣味并不矛盾。兒童文學閱讀是兒童基本的閱讀,所有的孩子都是跟文學天然親近的。從圖畫書閱讀起步,是比較可靠的培養(yǎng)良好閱讀趣味的方法。
2.持續(xù)性的閱讀熱情只能來自于閱讀本身
我們作為家長要知道持續(xù)性的閱讀熱情從哪里來?只能來自于閱讀本身,來自于閱讀過程中的精神愉悅。成人如此,兒童也是如此。沒有充分體驗過閱讀快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習慣的孩子,你用再多的方法鼓勵他閱讀,或者懲罰他的不閱讀,都是無濟于事的。
一般情況下,閱讀的兒童來自閱讀的家庭。培養(yǎng)閱讀種子的步就是要讓他們有親近圖書的環(huán)境和機會。家庭藏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做一個更為細致的調查并進行對比研究,一定可以發(fā)現,藏書越多的家庭,孩子的閱讀習慣越好,閱讀量越大。家庭應該有比較豐富的并且質量較好的藏書,而且不是被鎖在書柜里當作裝點,而是無處不在,書桌上、沙發(fā)上、床頭,甚至廁所里。
要為兒童選擇適宜的圖書,不僅有他現在想讀的、愛讀的書,也應該有他暫時還讀不了的書,并且允許甚至欣賞兒童閱讀的“反芻”行為。大多數孩子有這樣的“閱讀反芻”。他們到了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會偶爾翻出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時讀過的一些書,重新閱讀。很多父母看到這么大的孩子,突然捧起那么幼稚的書讀,往往會呵斥和責備。其實對于兒童來說,這樣的時光很重要,他們其實是在享受和重溫自己的閱讀童年、閱讀的心情和閱讀的感覺。
大聲讀給孩子聽適合沒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學齡前兒童和識字不多的學齡初兒童。孩子在快樂的親子共讀中所享受的愉悅,不僅包括從書本中獲得知識的愉悅感,更有親子交流、共同分享的深層情感愉悅。除了讀書給孩子聽,如果能和孩子就閱讀的圖書討論一些話題,將更好地激發(fā)兒童閱讀的樂趣。
3.每位教師都可以成為兒童閱讀的推動者
兒童從家庭來到學校,有些可能有豐富的親子共讀的體驗,有的可能根本沒有。你面對的孩子在詞匯量、理解能力、閱讀興趣、情感體驗等方面可能有著極大的差異。但別灰心,在教室里,讓孩子持續(xù)愛上閱讀有非常好的條件。其中教師在兒童心目中的地位和班集體的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閱讀種子的兩個的法寶。
你也可以組織孩子們共讀一本書,然后在班上開一節(jié)閱讀交流會來分享和討論。孩子對同一本書的故事、人物、主題、語言可能有各不相同的閱讀體驗。在共同閱讀的前提下,孩子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對話情境,而且這個情境比單篇的教材更有對話的張力和空間,班集體以及老師就這些書展開的平等的豐富的對話,是讓兒童享受閱讀的快樂、豐富情感、提升閱讀興趣的途徑。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內容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擁有自己的閱讀生活的父母更能培養(yǎng)有持續(xù)閱讀熱情的孩子。如果父母之間能夠就自己閱讀的書展開一些交流和探討,或者有意地請孩子參與進行一些適度的探討,會更有效地激發(fā)兒童的閱讀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