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德語學習,禪城德語學習選洛德
德語的發(fā)展分為6個時期: 日爾曼語、古高地德語、中高地德語、早期近代德語、高地德語和現代德語。
一:日爾曼語Germanisch
大約公元前2000年,日耳曼語從古印歐語中分化出來。據考析,德語的初是原始日耳曼語西部方言分化而來,大約在公元前2-3世紀后脫離原始日耳曼語,形成了獨立的新語言。
二:古高地德語Althochdeutsch
公元650年-1050年,這一時期的德語稱之為古高地德語(Althochdeutsch)?;浇套鳛榱_馬帝國的國教傳入法蘭克王國(德國屬于東法蘭克王國),法蘭克王國將拉丁語作為官方語言,這使得拉丁語對德語的影響加大,德語開始用拉丁字母代替如尼字母(Runisch)拼寫,并吸收了相當多的拉丁語詞,如das Pferd(馬),die Strae(道路),der Schlüssel(鑰匙)。
至今德語中任然有從拉丁語中吸收過來的詞綴,如表示“主義”的后綴-ismus,der Idealismus(理想主義)。公元8世紀時期,首次出現德語Deutsch這個詞。“deut”是日耳曼語中一個古老但十分重要的單詞,意為“人民”或者也可以說是“部落”。“deutsch”這個概念是“deut-isch”這一形容詞的縮寫,意為“屬于人民的”。但德語當時并不是一種統一的語言,它是許多地方方言的總稱。
三:中高地德語(Mittelhochdeutsch)
1050年-1350年被認為是中高地德語(Mittelhochdeutsch)時期。大約自12世紀始,德國受到法國的騎士文化、上流社會之風影響,人們逐漸將法國文化視作高雅的象征,法語一時間備受推崇。這一時期德語中出現了一些法語詞,以及法語化的德語詞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比如das Parfüm(香水),frisieren(理發(fā))等等。
四:早期近代德語(Frühneuhochdeutsch)
此后1350年-1650年為早期近代德語(Frühneuhochdeutsch)時期。1522年,在維騰堡大學擔任神學教授的馬丁·路德,萌發(fā)了根據希臘文原本譯出一本德語圣經的念頭,于是,他將新約譯成了德語,12年以后譯出了舊約他是個將全本圣經譯成德語的人,而且致力于使其成為廣大民眾都看得懂的一本書,德語從此走上了語言統一化和標準化的道路。路德圣經所使用的德語方言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普及,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標準德語(Hochdeutsch/Standarddeutsch)的基礎。
五:高地德語(Neuhochdeutsch)
1650年-1900年,德語進入了近代高地德語時期(Neuhochdeutsch),在這段時間內德語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率先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工業(yè)革命,逐漸成為歐洲大資本主義強國,德語開始受到了英語的影響。因為同屬日耳曼語支,這種親緣關系使得來自英語的影響對德國人來說顯得更容易接受。而現代德語標準音到19世紀才形成,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德語全正體書寫字典。1901年經過小修改后,這部字典成為標準德語的典范。
六:現代德語(Gegenwartssprache)
到了20世紀,德語進入現代德語(Gegenwartssprache)時期。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英兩國對德國短期占領及戰(zhàn)后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使得英語在德國的影響愈發(fā)加大,這種影響一直持續(xù)到了今天。
歐洲各國的語言都有一個特點,日耳曼語成是他們發(fā)展的基礎,同時在發(fā)展中又都受到了拉丁語的影響。在了解了這些語言的發(fā)展歷程和他們之間的關系后,有助于我們學習這些語言。比如,學過英語后就有利于學習德語!
洛德教育小語種系列: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日語,高考日語,俄語,阿拉伯語,越南語,泰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等;
洛德教育漢語系列:對外漢語,粵語;
考試輔導:TOPIK,DELD,TCF,TEF,德福,A-LEVEL,iGCSE,高考日語沖刺等;
洛德教育出國英語培訓系列課程:雅思,托福,美國高考SAT和ACT,移民英語和出國英語準備班等。
咨詢課程:
美的人,都在洛德打卡學外語,你還在等什么呢?
禪城校區(qū):禪城區(qū)季華五路24號京禪大廈12樓(東健世紀廣場旁/興業(yè)銀行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