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豚鼠擁有黑色的耳朵、黑色的眼睛、黑色的腳趾、油光發(fā)亮的黑色毛皮,它身形短粗、頭圓大、頸短、無尾、耳朵和四肢短小、眼睛明亮,耳殼薄而血管鮮紅明顯,上唇分裂。門齒呈弓形深入頜部,咀嚼面銳利, 能終身生長。當咬合不正時,門齒臼齒會過度生長。黑豚鼠嚼肌發(fā)達。前肢有四趾,后肢有三趾,每趾都有突起的大趾甲,趾上的爪短而銳利,不抓人,不善攀登和跳躍。腳形似豚,體長225~355mm。被毛緊貼體表。
新生黑豚鼠的體重與雙親的遺傳特征、母體的營養(yǎng)、窩間距、一窩產(chǎn)仔數(shù)和妊娠期的長短有關(guān)。一般為50~115g。產(chǎn)仔數(shù)5只以上時仔鼠往往因體質(zhì)太弱,體重太小而難以成活。
由于黑豚鼠妊娠期長,新生仔鼠出生后即能活動,全身覆有被毛,有門齒,眼耳已張開,數(shù)小時后即能采食軟料。生長發(fā)育較快,在出生后兩個月內(nèi)平均每天增重4~5g 。一般二月齡黑豚鼠體重可達350克;五月齡雌鼠體重可達700克,雄鼠體重可達750克; 成年雄鼠體重可達950g,成年雌鼠體重可達800g。豚鼠壽命一般為4~5年。
豚鼠又名天竺鼠。豚鼠是無尾嚙齒動物,身體緊湊,短粗,頭大頸短,它們具有小的花瓣狀耳朵,位于頭頂?shù)膬蓚?cè),具有小三角形嘴。四肢短小,作為選擇育種的結(jié)果,存在20種不同表型的毛發(fā)顏色,并且存在13種不同的表型毛發(fā)質(zhì)地和長度。 [1]
溫帶陸生夜行性動物,取食葉子,根和塊莖,水果,花卉。具有社會性,可群居。圈養(yǎng)壽命平均為8年。繁殖活躍的豚鼠通常壽命較短,約為3~5年。
豚鼠棲息于巖石坡、草地、林緣和沼澤。集成5~10只的小群,穴居,夜間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在食物上沒有特殊要求,體質(zhì)強健不易生病。主要吃植物的綠色部分,以雜草(干提摩西草/苜蓿草/燕麥草/大麥草/小麥草等)為主食,喜吃青椒、生菜、圣女果等新鮮果蔬,但果蔬等含水份過高的食物不能過量喂食,容易造成豚鼠腹瀉,禁食十字花科和含淀粉類的東西。